浅析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内容提纲:一、传统文化有别而导致中西价值观的不同;二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的差异而导致中西价值观的不同;三、西方人重智,中国人言情,往往被情左右而导致的价值观的不同。 关键词:价值观 文化 人文主义 有情众生 差异 交流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缘何至此,囿于自身知识、视野的局限,在本文的范围内是无法一一详尽论述的。本文仅仅侧重于就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若干成因及由此引发的一些现象作大体比较,以期得出大家较为认同的结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价值观”一词,粗浅地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标准。但这些看法和评价标准决不是人脑中本来就有的,它必然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既然如此,那么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无从说起。而中西方由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等的差异,加之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缺乏全面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使社会实践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对客观事物形成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显然,根植于其上的价值观有别也就不言而喻了。 以下分别就中西价值观不同的原因具体论述: 传统文化有别而导致中西价值观不同。 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论语• 雍也》曾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① 就“文化”的浅泛意义而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西方传统文化重智,东方言情。 先说前者,西方一切学说始于哲学,无论哪一位对西方文化起奠基作用的大家的思想及论著中,都包含深沉的哲学沉思,而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在古希腊时期文学艺术便蓬勃发展,到了公元前五世纪伯利克里时代,臻于顶峰。随后出现了哲学高峰,其中萌生了许多精彩而丰富的思想,试图对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②柏拉图认为,文学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和真理隔着三层”,进而认为哲学家是第一等的。③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则更含理智的成分,他的主要著作《诗学》更多的是对文学与现实关系,艺术的社会功用的阐释,情在其中并不占显著地位。 十四至十七世纪初,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提出了“人文主义”一词,“以‘人’为本,以区别于中世纪神学之以神为本,冲破封建教会文艺的樊篱。”④比起中国源于古代并延续至今的对“神”的盲目崇拜,其理智的倾向极为明显。后来的启蒙主义者 浅析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中学语文单元分工教学法 | 下一篇:浅析消费价值定价策略对顾客购买..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中西文化 价值观 差异 | 2013-02-22 20:55:2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