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贾宝玉角色的定位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殿堂的瑰宝,可以称为艺林之奇峰,大师之绝唱。《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的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这一悲剧是《红楼梦》全书悲剧的中心事件,而这三个人物,也就成了全书的中心人物。《红楼梦》总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从皇帝、后妃到平民百姓,作为社会群体各层人物,都有涉及。贵族圈,平民圈;主子圈,奴才圈;女性圈,男性圈。大圈小圈,圈圈勾联,构成了一个多采的世界。对所有人物的刻画,作者都是匠心独运,丝丝入扣。各个人物形象同类而不同面,同貌而不同心,各有姿色,各具光彩。全书的中心人物是贾宝玉,不论在贾府,还是在大观园,他都居于众星捧月的位置。他既是主子,又是不安于“富贵闲人”地位的逆子,这一特殊定位标志了他的性格特征。而且全书所有各类人物的故事都是围绕他而展开的。曹雪芹在创作中,用了现实主义的笔法,塑造了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的贾宝玉形象。现在,将试着探讨一下贾宝玉这一典型形象的角色定位。 一、贾宝玉颠覆了传统“仕途经济”的形象定位 在传统社会的规范中,男子从小便被灌输的思想是“男人应该熟读四书五经,步入仕途,事业有成”,贾宝玉便是被其所属家族寄予厚望的一个人物,贾政等人对宝玉的期望,自然是“正心修身,平步青云,光宗耀祖”。然而,贾宝玉的一生却鄙弃功名利禄,最恨所谓“仕途经济”。这种“不思进取”是与传统社会对男人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在贾宝玉那里,有的只是“风月诗酒”他沉浸其中而自得其乐。 第五回写贾宝玉跟着秦氏找午睡之处,先进上房,见挂着一幅对联,画为《燃藜图》。画的是刘向勤学苦读,而对联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忙说:“快出去,快出去!”从此处可看出他对功名厌恶到这种地步,谁若劝他走经济之途,他就斥之为“混帐话”,也可见其性情。 第三十三回中贾宝玉挨了打,薛宝钗在怜惜心疼之余,不免发出了早在外面正经大事上做工夫也不至于有今日这样的训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使他异常反感,慨叹“清白女儿,沾染了禄蠹之气”。贾宝玉对传统男人形象定位的反叛是贯穿《红楼梦》全书的,对儒家文化观念下的“男人应该事业有成”的正统思想的鄙视也是世人皆知的。 第六十六回,借兴儿的嘴说:“他长了这么大,独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里闹。”再则,当史湘云听贾宝玉说不愿意会见贾雨村时,曾这么劝他:“还是这个性情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谁知贾宝玉却一点面子也不留:“姑娘请别的姐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经济学问的。”此种事例在全书里还有许多,象贾宝玉这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的纨绔子弟,在当时那种“成则公侯败则贼”的价值取向里,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当然是得不到正统思想的认可的。 二、贾宝玉挑战了正常“两性有别”的形象定位 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便是男性霸权主义,是高高凌驾于女人之上 的那份“权威”。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男人是社会的主宰,女人是奴仆,是被轻视与奴役的。这种理论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下是被那些所谓的正统人士奉为真理的。在《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贾宝玉角色的定位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儒林外史》的对比手法 | 下一篇:课程改革中教师工作压力的一些思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红楼梦》 贾宝玉 角色 定位 | 2013-02-22 21:51:0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