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交流交往渠道的不断开拓,儿童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传统的德育观念、方法、手段相对而言比较陈旧、单一,有些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导致德育工作的“投入”与“ 效益”不成正比,德育工作实效不高的状况令人揪心。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的今天,进一步抓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德育实效性,全面提高被教育者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凸显在我们面前。那么如何让德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空间,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人从事德育工作时间不长,但我认为要凸显德育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抓教育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局面。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上所传递给教师、学生的思想都是起着较大影响作用。所以,作为学校首先要确立“以德治校”的观念,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将“教书”与“育人”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明确教学生知识首先要教学生如何做人,不能将“教书”简单地认为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授,造成轻“德育”重‘智育“的现象,而是应该将知识与做人联系在一起,从发展的眼光来教育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这样教师才会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中较突出的位置上。 同时学校还应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认识到德育工作做得好,就能增强学生上进心、激发求知热情,使他们具有远大理想,促使各方面素质全面,也能促进智育更好发展,使学生的一生发展永远受益。为了让教师提高认识,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强化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可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关于“三全育人”等方面的专题研讨会,通过研讨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能育人,并且,要让教师参与到平时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来,让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看待平时的教育工作,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的、创新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学校的管理工作实行透明化,及时反馈所获取的信息,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真正地将自己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才会倾心投入教育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另外学校还应向教师们宣扬树立"以情育人"的理念,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感到可亲、可近、可信,达到容纳、融洽的效果。"以情育人"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到处都能体会到真情、关爱,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教育氛围中得到启迪、熏陶、感染,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就能促使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这是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要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德育真正发挥其作用,班主任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班主任毕竟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也最了解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而学生也最信服班主任。为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挑选责任心强,关心和爱护学生,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来提升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提高班主任的实际工作能力。通常情况下可采取“班主任师徒结对制”,通过以老带新的做法,带动一批年轻班主任;同时可以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通过理论学 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差别的探讨 | 下一篇:谈数学中的问题解决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提高 小学 德育 实效性 思考 | 2013-02-23 11:19:4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