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中的保全措施 合同的合理有效的履行是当事人获得了订立合同的根本目的,合同的合法有效是合同履行的的根本前提。在法制日益健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加的今天,真实有效合理合法的履行合同是每一个当事人的根本目的。当事人如何避免在合同履行中不必要的损失,如何在合同履行当中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利益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合同的保全,准确的说指合同债的保全,即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民事行为的制度。这一制度是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新增加的内容,旨在督促合同义务的履行,保障债权的安全实现。在我国《合同法》实施的过程中,就合同履行保全制度的内涵和历史沿革,功能及其表现形式,行使的效力,和在司法实务中的具体适用问题详尽表述,以求对合同保全制度的正确理解适用。 一、合同履行的概述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实施的,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的合意行为才能成立。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合同当事人设立合同,必须是以确立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合同因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全面地、适当地完成自己所负义务的行为。合同的订立和效力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法的核心内容。因为,合同的履行是当事人缔约合同的最终目的,对合同的抗辩、保全、变更、转让、担保、违约责任和效力等问题的规定,都是为了保障合同得以顺利地履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合同的履行,就是合同义务人依法履行自己合同义务的行为。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履行给付货物的义务,买受人履行付款的义务,都是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应当有债权人实际获得给付的结果,即债权人的债权通过债务人履行债务能得以实现。因此,合同的履行是债务人全面、适当完成合同义务,使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给付行为和给付结果的统一。合同的履行,可以是一次交付行为及结果,如一般买卖合同的一次交付货款;也可以是多次交付行为及结果,如分期付款合同的多次交付货款;合同的履行还可以是一系列履行行为的结果,即合同的履行要连续不断地进行,如加工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中连续不断地提供服务。合同的履行,通常表现为债务人的积极行为(作为),如买卖合同中交付标的物、 合同履行中的保全措施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红楼一梦 千古之恨 | 下一篇: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的设想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合同 履行 保全 措施 | 2013-02-24 09:10:5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