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及其诗歌创作 李白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李白创作的诗歌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从而使它成为了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诗歌主流的杰出代表。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篇、佳句。他的诗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正由于这些,使李白的诗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直到现在李白的诗歌中那些进步的思想、丰富大胆的想象、豪放雄奇的风格还在被现代人所研究借鉴和学习。 李白创作的诗歌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想这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使他的人生道路闪烁出令人夺目的光彩。但同时他的一生有沉浮不定,多灾多难,历尽艰辛。李白的一生既光彩绚丽又伴随着不尽的坎坷。他具有渊博的知识,超人的才华,这与他年轻时接受多方面的文化教育是有密切联系的。同时他又受到儒家、道家、纵横家等多种思想的影响,思想上比较复杂,在其中既有传统的儒家思想又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这两种思想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向往建功立业然后功成身退的处世态度。由此看来,正是这些复杂的思想直接影响到李白今后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 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后迁至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清廉乡,他在那里一直生活到二十五岁,少年时代的李白博览百家,吟诗作服,好剑术,任侠求仙,常常挺身而出解救受灾的人,给人家打抱不平,富于正义感,并且善做诗赋。二十岁之后他漫游蜀中,登临了峨嵋、青城等名山,多变的生活,绮丽的山水进一步熏陶了他那豪迈不羁、热情奔放的性格。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开始形成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李白的性格热情奔放,豪迈不羁,二十五岁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的浪漫生涯。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饱览了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在漫游的同时也写下了许多歌咏祖国大好河山、借景抒发自己远大抱负的优秀诗篇。李白受其自身复杂思想的影响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用事,对未来充满信心,但同时又不愿从科举入仕,傲慢清高,于是他抱着“不屈己,不于人”的态度去结交朋友,希望通过隐居学道交游的途径登上卿相高位,实现他“安黎元”、“济巷生”的大志。后又隐于徂来山,与孔巢父等人酣歌纵洒,这期间,李白也写了许多诗,名气也越来越大。 在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招入京,供奉翰林,李白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一展抱负,但现实却令他非常失望,玄宗的贪图享乐,政治的腐败,权贵的排挤诬陷,使李白彻底的、明白的看清了当时的社会,倔强的李白怀着悲痛的心情毅然离开了只待了三年的长安城。这一经历使他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在他的作品中有了更深刻的思想政治内容。离开长安以后李白又开始了漫游,足迹遍布河南、山东等地,但这时的李白并没有忘怀现实政治,他在诗歌中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唐王朝统治的腐败和黑暗,带有更加深广的忧愤。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虽隐于庐山,但仍写出了一些反映战乱的诗歌,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后来他又怀着满腔热情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至德二年,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被论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四处漂泊,这是他仍关心国家命运,写了许多诗来记述国家的灾难,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宝应元年,李白到安徽投靠族叔李阳冰,十一月病逝,年仅六十二岁。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今存诗一千余首,文六十多篇。他在诗歌创作中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特色,无论是在作品的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李白一生创作的大量诗歌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一定的思想内容, 李白及其诗歌创作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 | 下一篇: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李白 及其 诗歌 创作 | 2013-02-24 12:21:1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