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和谐发展的个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幼儿,真正确立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的较量,是国民才智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靠教育培养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已经兴起。放眼二十一世纪,超前从优培养人才的奠基工作,推动着幼教工作也有更高更新的要求。《规程》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地认识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和谐发展的个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本文就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怎样正确认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这个问题,做下探讨。 一、树立目标意识,确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地位 1、依据年龄特点,确立教育目标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使幼儿在身体、心理、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健全的发展。主体性教育的宗旨,归根结底乃是幼儿主体性的培养。 过去,我们虽然也能背诵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嘴上也经常说:“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儿童观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全体孩子和千头万绪的工作,幼儿的主体地位往往不能真正地确立,幼儿的个性及个体差异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的重视。在组织教育活动中,教师考虑得较多的还是我怎样才能使全班幼儿都能达到统一水平?因而以成人的要求对待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理解幼儿,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了教师教幼儿学的活动。教师怎么教,幼儿怎么说,教师怎么坐,幼儿怎么学。甚至连什么问题怎样回答,都设想的好好的,写在备课本上,硬是要幼儿的思维,行动都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能越雷池半步。这种重视教育结果,忽视教育过程的做法,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怎能培养新时期需要的高质量,有创造性、开拓型的人才? 主体教育不单是教师的实践或幼儿的实践,而是师幼间的实践。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应该儿童放在教育过程之主体位置上加以考虑。他强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以儿童作为行为的主体”。《幼儿园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反复学习《规程》,认识到幼儿本身是一个独立、完整、发展这的个体;是身心发展的统一体,因而我注意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在教育过程中,也能较多地去考虑如何让每个幼儿都有选择决定自己的活动的机会,从而去积极地参与那些符合自己需要的活动。我注重于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经验。如,我在大班开展“秋天到,天气冷”的主题活动。首先,在秋游时让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感知秋天的气候,认识秋天的主要特征。然后,采用谈话及绘画活动,让幼儿回忆秋天的情景,引导幼儿说出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人们穿上长袖衣服,早、晚比较凉。小草枯黄,秋天菊花开。还请幼儿集体画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秋天景色画出来。还以游戏的形式《小树叶找妈妈》,《看谁拿得对》等游戏,让幼儿认识秋季的服装,解放幼儿的手、口、脑,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讨论,去想象,去创造,去独立自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轻松愉快的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同时有发挥教育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2、 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是《规程》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世界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心理学理论或学前教育有重大的贡献。他认为“儿童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儿童是相当主动的有机体,他在与人和动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内部思维结构。因而有效的教育强调让儿童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 试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试析贾宝玉的性格和婚恋悲剧 | 下一篇:试论王维山水、景物诗中的绘画美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 学习 主人 活动 主体 | 2013-02-26 13:27:0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