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的性格与改革 在《红楼梦》中,如果说探春的不幸与“薄命司”里其他女儿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她的远嫁。“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自然是悲苦的,然而比起黛玉夭亡他乡,宝钗新婚守寡,元春暴死宫中,迎春误嫁中山狼,惜春长伴清灯古刹,她也并非最不幸的。探春这个人物在红楼众女子中有着独特的表现,也带给我们独特的艺术感受。那么探春为什么会有这些独特的表现,为什么会给我们独特的艺术感受呢?那应该结合她所处的环境来分析。恩格斯说“现实主义小说,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典型的环境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这个血肉丰满的有独特性格的人物。 一、探春的性格特征 “才自精明志自高”,曹雪芹一语道明了探春的本质特点。对于她的才思,我觉得主要指的是 : 第一,她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能 琴棋书画本是高贵家庭小姐们的消闲品,作者本人也是擅长于诗词的,所以书中诗词曲调颇多。若论诗的格调与才气,探春确实不是最高,远比不上黛玉、宝钗、宝玉等,可诗社的发起人却是探春。自从有了诗社后,黛玉、宝钗、宝玉以及湘云、李纨等人才时常自动聚集在一起,展开了青年们不以长辈为中心而相聚的热闹局面。这可以说是曹雪芹对于探春的组织才能的一点小小的刻画,还不算是具体的刻画。 从种种现象也可以看出探春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处理是平稳而谨严的。她不同于迎春的怯弱和惜春的孤僻,但她也绝不沾惹一点是非。她和姐妹丫鬟们相处时,连玩笑也不多说一句。迎春的丫鬟司棋为了要吃炒鸡蛋而大闹厨房,后来又出了与表兄潘又安恋爱的乱子。惜春的丫鬟入画也为了偷存哥哥的银物而获罪。探春的丫鬟却从没出过什么毛病。当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迎春惜春都吓得不得了,独有探春能理直气壮地给这件事的执行者一个迎头痛击。这就是因为她平日能注意丫鬟的管理,才能有恃无恐。 上面所说的也许还不足以说明探春有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她这种才情的描写,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弊”,是《红楼梦》中众多精彩绝伦的篇章片断之一,在这里,更集中地刻画了她这一性格特点,她的才情和干练都在这里显露。凤姐小产卧病,这时的贾府正经历由盛而衰的严峻现实。凤姐是长房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一碗水端平”,其实,这个凤辣子心里很明白,贾府的长房只是个摆设,甚至是个窝囊废。因此,她办什么事都是看王夫人的眼色,实施王夫人的主张。这样的结果是贾府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正如探春自己所说的一样,整个贾府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三姑娘探春就是在这种矛盾重重,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的严峻情况下上任的。加上她是贾政的偏房所出,有一个人人不齿的母亲和一个近乎恶棍的弟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特别是贾府,这无疑又增加了探春的一层压力。即便如此,她一登上“议事厅”,几件事一过手,荣府的管事娘子们便感到这三姑娘“精细处不让凤姐儿”。平儿向凤姐儿汇报探春理家的情形之后,凤姐儿也连连夸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都知爱慕此生才”的凤姐是善识人的,三个“ 好”字也充分的显示了这三姑娘理家的能力。就是因为这样,她决心要和探春“协同”,拉她“做个臂膀”。 探春确实是贾氏姐妹中的佼佼者,她是“心里嘴里也来得”的。贾琏的小厮兴儿演说荣国府时说她是“玫瑰花,又红又香,只是有些扎手”。她确实也是如此 第二、 探春性格中的防护性 。 有人说过,任何一个人都有两面性,一个是自然的我,一个是社会的我。有些人的两面性较弱,而有些人较强。我觉得,探春身上的这种两面性是非常明显的,曹雪芹对她的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她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典型,在她身上,自尊与自卑同时存在。 探春的性格与改革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提高江门市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性事.. | 下一篇:谈谈我对《孔雀东南飞》的理解与..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探春 性格 改革 | 2013-03-07 09:02:0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