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点滴思考 一、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害。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原来……”这是四下第七课《人类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要求概括出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这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在讲课时我也没有多用心,讲了一次。可当写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学生对这个自然段理解得很不到位,作业上写出来的答案竟然是:人类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看得我直咋舌,感叹学生的概括能力竟然如此之令我无言! 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不禁产生一系列疑问:学生为什么会从这一自然段概括出这样的内容?学生从语文阅读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语文课堂上训练有什么效果?……这一系列的疑问在我的头脑中产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咬文嚼字”。 为什么我们教师教学以后,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是学生的问题大些?还是教师对这些并未引起重视?我想这些应该是教师在平时教学当中应该注意的,因为语文新课标中对学生阅读方面有专门的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些都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结合我平时的教学,我也发现学生们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以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是绝对需要加强。 二、概念界定 什么是咬文嚼字?现代教育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在我的文章中,咬文嚼字只取"斟酌字句"之意,既要示引领学生斟酌字句,又要引领学生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也就是说点面结合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词句. 什么是有效教学?我认为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也就是课堂40分钟内,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学生获得了多少?教师的教学到底有多少教学效果? 利用"咬广嚼字"这一古时方法求得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效果的达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关键在于如何实施,通过自己在一线教学的一些做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三、主要方法: (一)、整体把握文本,咬文嚼字的保障。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什么是整体把握呢?一篇教材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统一体,作者把一堆零件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程序组装成一部机器,出现了孤立部件没有的新质。零部件虽有联结或传递能量功能,但它们各自不能成为生产力,而机器能成为生产力。所以学习课文首先是要学 咬文嚼字——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点滴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也谈校长管理决策 | 下一篇:学习困难儿童教学策略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咬文嚼字 语文 有效 阅读 教学 点滴 思考 | 2013-03-08 08:26:0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