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校长管理决策—— 千头万绪抓决策 “千变万化抓规律,千头万绪抓决策”,校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方向,影响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学校内部凝聚力、活力的增强,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这就要求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意识到学校决策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注意学校决策的程序与方法,把握学校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摆脱学校管理中的困境,掌握学校管理的主动权,提高管理效率。 校长的许多工作是在执行方面,执行国家的法规、方针及有关的政策,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有关任务,执行有关的决议等。但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本身也有许多决策任务,校长的许多工作也在决策方面。即使是在执行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的过程中也有决策,决策要执行,执行中也还会有决策,不同层次的决策。所以,校长的角色已远不是“你拍板我照办”了,在国家总的教育方针之下,校长决断之事甚多。 有不少中小学校长感到“校长难当,工作难做”,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老是处于被动应付的状况。如何努力摆脱困境,掌握学校管理的主动权,提高管理效率?一些经验丰富的校长认为,学校管理“千变万化抓规律,千头万绪抓决策”。这话是颇有道理的。 一、学校决策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校长决策正确与否,决策是否合理及时,不仅关系到学校某个部分,影响到某项工作的效率,而且关系到学校全局的方向、方针和整个部署,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方向,影响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学校内部凝聚力、活力的增强,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决策水平是衡量校长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校长能否掌握学校管理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什么是决策?一般认为是为解决某一问题、实现某一目标,以知识、信息和预测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若干个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决策研究”和“决策行动”两个阶段组成。前一阶段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决策对象)制订和选择方案的过程,包括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行动方案、进行方案评价和优化选择等环节;后一阶段是改造客观事物、决策方案见诸实践,并在接受实践检验的同时调整或修正决策方案,直至实现决策目标的活动过程,包括试验论证、反馈信息、调整控制、追踪决策等环节。 决策在管理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管理就是由一系列不间断的决策和其它管理活动构成的。决策是管理的起点,还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存在于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整个进程。计划离不开决策,制订计划需要对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决策,它要求根据决策目标和行动方案确定组织性质、规模和人员结构。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关键取决于决策水平。 作为学校管理中经常、普遍存在的教育决策活动,是与培养人的教育目标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决策必须着眼于育人,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体现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情况。决策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不断统一认识的过程。没有认识的统一,决策就没有真正的权威性,就缺乏号召力和推动力,决策的实施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或者受到各种思想上的阻力而归于失败。只有决策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不仅要靠学校内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成员协调一致地共同努力,而且要靠社会各方面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也谈校长管理决策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意趣与自然的融合——论陶渊明的.. | 下一篇:咬文嚼字——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校长 管理 决策 | 2013-03-08 08:26:3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