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住处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应该把握什么原则,以何种方式呈现等问题,有必要作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必然性与优越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与技术的结合形成了属于高科技的数学技术,数学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就是教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 1、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必然性。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几个世纪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方式。由于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迫使人们不断思索数学与现实的切合度;更是因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技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认识到它在数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不仅被看作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情感发展工具,而且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建构数学内容体系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信息技术必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内容、形式、应用、人文价值以及评价的认识与看法。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数学学科课程的发展中的互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的形象化和直观化特征,把丰富的信息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向学生进行传输和反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因而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学环境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如:教学小学数学第十册“公倍数”这一概念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数轴,青蛙在数轴上跳出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然后再跳出6的倍数6、12、18、24、30、36、42、…,青蛙每跳一下就增加一倍,并画出弧线,两只青蛙有时刚好跳在同一点上,并闪动这个共同的点(12、24、36、…),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学习闻一多思想的爱国主义思想的.. | 下一篇:校长的威望来源于智、仁、勇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信息技术 学科 课程 整合 研究 小学 数学 | 2013-03-18 08:48:2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