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闻一多思想的爱国主义思想的体会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作为一名诗人,他无论在创作实践上,还是在理论建树上,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民主战士,他从青年起,即具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立志将祖国从危难之中挽救出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后,闻一多热情投入了斗争,被选为出席全国学联的清华代表。在“五四”运动的激流中,闻一多参加了一系列改革社会的尝试,而革新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这一时期诗人发表了一系列热情歌唱美以及对理想的追求的诗歌,如《西岸》、《剑匣》、《雪》、《李白之死》等,初步映射出闻一多热情爱国的精神。一九二二年七月,闻一多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他的西洋画学得很有成就,多次得到赞誉,但身处异邦,由于祖国经济落后,国力衰微,时时受到有意与无意的侮辱,更激发闻一多的爱国之心,并不停地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这种日益强烈的情感,比如代表作《太阳吟》、《忆菊》、《园内》等。一九二五年五月,闻一多提前结束留学生活,带着满腔热情,回到梦牵魂绕的祖国,严酷的现实撞破了诗人的理想,闻一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爱国救国运动中去,积极参加联大的民主运动,抗战胜利后,他出任民盟中央委员等职。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在“李公朴先生遇害经过报告会”上,他拍案而起,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当晚,他也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牺牲时才48岁。这时期,闻一多写了大量热情讴歌祖国的篇章:《一句话》、《一个观念》、《祈祷》诸诗。可以说闻一多是中国具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典范。 一、追求救国理想之情 在清华学校学习时期,闻一多创作的诗歌主要表现为追求救国理想之情。 在诗中,诗人通过热情地歌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来表达他的爱国救国情愫。一九二0年七月,闻一多发表了第一首新诗叫《西岸》,在诗中,诗人虚构了一条“宽无边,深无底”的大河,它他世界分隔为东西两岸,诗人热切地希望投向“西岸”[2]。“东岸”[2]象征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它还生活在封建的苦雾当中;“西岸”象征西方世界,它是什么样子,诗人没有正面描述,只希望能“搭个桥,穿过岛,走着过”,尤其是诗人暗示:终于有一天,不愿继续忍受封建苦雾的人们,要把西方文明的影像带回家乡。诗歌表现了诗人寻求救国道路的愿望。又如《剑匣》,诗中以精心雕镂一极华贵精美的剑匣比喻对美的苦心追求。等到大功告成,主人公甘愿用剑匣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首诗虽说是唯美之作,但它却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流露出诗人将“艺术”作为“救国”途径之一的观点。《李白之死》以月亮象征美,歌颂李白下水救月,以身殉美。在《艺术底忠臣》中,他表示“美即是真,真即美”,他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所要抒发的就是这种对美对艺术的忠诚,以及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追求的执着,失败的苦恼,成功的欢愉等。 在这一时期,诗人写了大量赞颂美的诗歌,比如《李白之死》、《雪》等,这些诗均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实质上是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决心改变祖国的命运的强烈愿望。 二、游子之情 在留学美国时期,闻一多创作的诗歌主要表现了思念祖国的游子之情,表现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情怀。 学习闻一多思想的爱国主义思想的体会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学习型公司治理研究 |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学习 闻一多 思想 爱国主义 体会 | 2013-03-18 08:48:5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