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试析庄子的逍遥境界 [摘 要]假如水达不到一定的深度,那就浮不起大舟来,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漂浮力。如果把一杯水倒在屋里地上,那就只能用草芥来做小舟;有谁把杯子放在上面,杯底就会贴在地上,这就是水浅而舟大的缘故呀!假如云气达不到一定的厚度,那就浮不起大鹏来,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漂浮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鹏要高飞九万里,让厚厚的云气在下面托负着它,使它有可能乘风而行,以至于背负着青天而不掉下来,而后才有可能向南海飞去。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道 无己 无功 无名 经常听叔叔给我讲庄子的大道理,我也渐渐地喜欢上《庄子》。喜欢《庄子》的文采和行文中若隐若现的大智慧(或小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庄子,以及他的《逍遥游》。 一、庄子何许人也? 庄子,何许人也?只知道他是一个老人家,几千年前的一位老人家,他形单影只,孤独寂寞,他有一个家,名曰道家。 我们关于庄子的生平知道的很少很少,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用寥寥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是战国时候的宋国蒙城县城东郊(今河南商丘)的人。《庄子》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余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大家都知道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三、庄子为文的手法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寓言》)。何为“寓言”?凡是出自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无论是离奇故事,无论是素不相及的历史人物海阔天空的对话,都属于“寓言”之列;何谓“重言”?凡是重复——也就是援引或摘录——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都属于“重言”之列,至于这些前贤古人是否讲过这些话,无从考证,通常都是庄子为了增加自己言语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假借这些古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何谓“卮言”?“卮言”就是那些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属“寓言”形式,其中引用的《齐谐》之言和棘回答殷汤的话,应属于“重言”,而“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庄子》心得——试析庄子的逍遥境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爱的哲学的图解-----杜丽娘形象的.. | 下一篇:《骆驼祥子》悲剧意义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庄子》 心得 试析 庄子 逍遥 境界 | 2013-03-20 09:02:5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