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哲学的图解--------杜丽娘形象的美学分析 内容摘要:理欲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无人欲”在主体层面固然有其合理之处,可是,这种理欲对立观到了明代,成为一种宗教伦理与行为规范,也成为残害人性的合法借口。对此身同体受的汤显祖则通过牡丹亭,特别是通过主人公杜丽娘的对合“理”之“欲”的大胆追求。阐述了自己“欲即理”之思想。在本层层面,在牡丹亭下,在杜丽娘心中,不是人享有爱,而是爱享有人生,爱决定人生作者用文学形象对宋明理学之不彻底性提出了抗议,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学非实用、非官方之实用主义御用文学而求美好人性的纯美文学之传统。
|
| |
上一篇: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 下一篇:《庄子》心得——试析庄子的逍遥..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哲学 图解 ----- 杜丽娘 形象 美学 分析 | 2013-03-20 09:03:2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