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离骚》思想内涵的核心及其艺术表现 《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首次由一名文人独立创作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抒情长诗,是浪漫主义作品的典范。两千多年来,对屈原、对《楚辞》、对《离骚》的研究,一直是先贤们竞相涉足的显学,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如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王世贞的《艺苑言》中,都对屈原及其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褒扬和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读了现代学者潘啸龙的著述《楚汉文学综论·论离骚的抒情结构及意象表现》之后,更使我进一步体味到了《离骚》在思想及艺术方面的动人之处。该学者在文中重点论述了《离骚》的忠贞爱国之情,读来让人感触颇深,使我很想就《离骚》思想内涵的核心内容谈谈我自己的观点。因此,我选择了以《离骚》为研究对象以《论<离骚>思想内涵的核心及其艺术表现》作为我毕业^论文的题目。我希望通过这次答辩能够对《离骚》、对屈原理解得更深刻,认识得更全面。 我要论述的观点是:《离骚》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作者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围绕着这一核心,诗人采取了精彩、恰当的艺术手法,使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水乳交融,使其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结合,使其读来既让人赏心悦目,又让人净化灵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屈原的忠诚并不是“愚忠”。众所周知,战国后期,诸侯争霸更加激烈,天下一统已成不可阻挡之趋势,各国都濒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当时虽号称“七雄”,而实际上只有秦、齐、楚三国实力最强,其中有可能问鼎中原的,尤以秦、楚两国为最。屈原正是洞察这一形势后,提出了他的“美政”理想,他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他指出若要实现“美政”,执政者应具备美好的德行:“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他还融合儒家、法家学说,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 屈原的这些治国思想,无非是衷心希望祖国强盛独立,兴旺发达。用汉朝司马迁的话说,叫做“存君兴国”。①。也就是说,屈原并不是要怂恿国君发动不义战争、实施武力侵略。因此,屈原对国、原君的忠诚,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忠诚。 那么,为什么说《离骚》的思想内涵是以诗人的忠诚为核心呢? 概括地讲,我认为《离骚》的思想内容可以大致地抽象为心灵的悲怆与精神的抱慰。在现实生活中,导致屈原悲怆的原因可能有多个,但我们能从诗中明显感触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美极”理想无法实现,由此足见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他的“美极”理想被埋葬之际,他也曾绝望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决定效法彭咸,以死殉国,这就是他安慰自 论《离骚》思想内涵的核心及其艺术表现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项脊轩志》的美 | 下一篇:论“孔乙己”人物形象及对当今社..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离骚》 思想 内涵 核心 及其 艺术 表现 | 2013-03-23 10:09:5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