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乙己”人物形象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小说短短3000余字,以咸亨酒店为故事的集中发生地,围绕孔乙己勾勒出旧中国各阶层的众生像。咸亨酒店就是当时那个病态社会的缩影。通过对“孔乙己”这一最具旧中国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深刻剖析,在孔乙己的悲剧结局中,反映了该群体的真实困境,揭示了导致此种悲剧的种种原因。同时鲁迅先生以他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概括力成为社会的、人民的、历史的意见人和见证人,坚持被压迫者的彻底批判立场,通过小小的“咸亨酒店”,展现了旧中国的社会画卷,暴露了旧中国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残害、扭曲。今天在“孔乙己”的身上依然能找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历史的进程中,“孔乙己”的形象依然能使所有的知识分子长鸣警钟。 一、“孔乙己”是背负悲剧命运的封建知识分子 1、迂腐、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背书人”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鲁迅先生在小说的开头就介绍了客人衣着,客人在咸亨酒店所点的菜,客人不同的喝酒地点。通过这些介绍我们看到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咸亨酒店的明显区分。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待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了他实际上是属于“短衣帮”的社会底层人民。贫苦的经济地位,仕途无望的现实只允许他与“短衣帮”一起站在柜台旁。可是他却依然“穿长衫”这里透露出一个强烈的讯息——多年的封建思想的渗透塑造了一个鄙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穷苦老书生。“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试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孔乙己之所以如此快速将欠帐还清恰好证明他对下层人民的鄙视。因为他羞于跟下层人民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让人们去评价。他迂腐——明明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却硬是要披上一块假皮——“打肿脸充胖子”。孔乙己的现实地位使他无法走入上层社会。腐朽的言行、思想又使他有别于自己的阶级,最终被同阶级的伙伴所厌恶、抛弃。他自欺欺人——“君子固穷”本来是劝导知识分子不受金钱利益的奴役,保持心灵的纯净,在穷困的生活中磨练坚强的意志,为以后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理想而不断积累的激励之言。面对“短衣帮”的无理嘲弄,“君子固穷”却成为他搪塞“短衣帮” 的最好借口。这些令人费解的词句对于“短衣帮”来说只是无用的回击,途增笑料而已。可孔乙己的内心里仍然做着自欺欺人的解释。每天他背诵着无用的文言词汇,沉溺于“回”字的四种写法这样的无用知识中。他多年苦读并没有学会灵活的使用知识去分析社会,进而改造社会。他本来就做了下流的事情,可总是为了面子而四处寻找借口,换回的只是用一堆无用的文言词汇将自己紧紧的包裹在其中。几十年的读书积累,他只学会了背书,教条式的理解,最终自己用封建流毒抽出的丝将自己困死。 2、懒惰、偷窃成性的“多余人”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读书无路,自己又没能掌握一技之长。人总是要吃饭、穿衣的。对于劳动人民的苦力活他能做,因为“他身材很高大”,但是他绝对不会去做的。孔乙己接受的是封建传统等级 论“孔乙己”人物形象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离骚》思想内涵的核心及其艺.. | 下一篇:论“借读”给中学生带来的影响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孔乙己 人物 形象 当今 社会 启示 | 2013-03-23 10:09:3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