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将生鲜肉类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很多养殖户普遍反映生鲜产品耗损率高,产品盈利小,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产品只是简单的通过宰割、解剖等粗略加工再运输到菜市场或者甚至都未加工直接运往菜市场等地然后再销售到消费者的手里。产品未得到深加工,这不仅不利于较长时间保存,还使得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因此可以效仿比如靖江猪肉脯、风味泡爪、绝味鸭脖等,将产品腌制入味等经过众多复杂工序再采用真空包装运输往全国各地销售。因此除了将生鲜肉类的盈利点投放在高端产品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从而达到更多的盈利。
五、加大食品监测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受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极端脆弱。由于各地检测机构标准不一,其中不乏某些检测机构与企业利益勾结徇私枉法。在依赖国家检测局检测的同时,其实可以考虑引进第三方企业自觉加入监测环节,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例如,我国生鲜龙头天猫超市就可以考虑在生鲜肉制品上除了打上国家安全疫苗检测标识,还可以自发自觉建立属于天猫专业检测标准,并在肉类半成品包装上详细标注好检测成分打上天猫专属检测标志,将监测环节透明化,不定时公布给消费者,为产品层层把关,让消费者买的放心。
六、实行产品差异化经营策略,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特色O2O
将市场更加细分,针对儿童、孕妇或者老人等特殊群体,或者聚焦于某一区域市场,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以争取市场占有率。随着企业经营类目和品种的增多,不在局限于自营模式,可以学习天猫和京东,开始吸引一些专业商家或者品牌商入驻,与线下超市不再势成水火,而是线上线下展开合作。利用线上信息传递优势和线下供应链优势等可解决产品库存、配送等诸多压力,为日后发展特色020生鲜社区提供大背景,以后从网上预先下单后,可选择自行到附近社区、超市等提货或者选择就近配送。
七、加强对冷链物流的投资,让众包物流成为生鲜电商的标配
对于生鲜产品而言,耗损率高、冷链配送成本高,尤其最后一公里冷链依旧困扰大部分商家。以往生鲜快递“一仓发全国”,通常采用空运的形式,运输成本非常高。目前市面上,京东生鲜和少部分专注于高端市场的少数企业仍采取自营配送或者快递公司投递。而天猫则与菜鸟、安鲜达合作,在全国建立七大分仓,实行“产地仓+冷链”的新标配,通过对大数据和全链路信息流的运用,提前规划分仓计划,并根据销售数据提供补货计划预测。从而缩短配送路径,从而降低货品的损耗和商家的物流运营成本,提升配送时效。因此可见发展生鲜电子商务化进程,加强冷链物流产业的投资,还可以尽可能利用第三方落地配送团队,例如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扥,形成“专职+众包”的落地平台,从而提高生鲜配送率和缩短送货时效。
八、加强退换货服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生鲜电商售后服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生鲜肉类受新鲜度、易腐败的特点影响。各家生鲜平台对退换货售后服务制度不一样的标准。例如,天天果园和易生鲜的48小时无理由退换货和沱沱工社的生鲜产品当场验货一经签收概不退换以及天猫超市48小时因商品质量问题方可退换货。由于生鲜肉类产品受仓储、冷链投入不够的现状和自身易腐的特殊性的限制,加之流通中的高折损率,难以有一家企业能承担无理由退换货,现生鲜的售后服务更主要的是执行一种赔偿机制,这也是被众多消费者诟病退换货难的地方。不少消费者都有着生鲜肉类运输到家之后发现有问题,然后拍照向卖家反应,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正是因为生鲜电商售后服务标准不一,缺乏相关法律监管,使得消费者维权困难。因此业内应尽快制定针对农产品流通的自律体系和赔偿标准,同时电商平台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协商,本着自觉自律原则加强对售后队伍的建设,维护消费者退换货权益。
关于电商平台下生鲜肉类问题的几点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