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标准化是成功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恰恰就是标准化问题, 即农产品, 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 根据2018年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林业局、邮政局和供销合作总社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方面重点围绕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分类、质量等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关键环节制定标准体系, 推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同时, 还要把网络销售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传播、推广与农产品网络品牌营销、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构建等紧密结合。另一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引导广大农民加快落实执行国家已有的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 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我国应通过采用标准化手段规范农产品的电子商务行为, 引领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二、挖掘内涵培育农产品网货品牌 我国农产品仍旧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数量,服务水平较低,农产品的品牌效应难以形成。面对农产品销售的激烈竞争,如果没有知名品牌的引领,农产品竞争力就会下降,继而会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下乡反而倒逼农产品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同时也促使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农户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微博与微信信息传播的特征差异 | 下一篇:关于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思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农村 电子商务 发展 策略 | 2020-05-18 10:00:2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