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部环境
1、电子商务基础
开展电子商务,要求具备相应的网络资源。目前,我国国际互联网总出口带宽已达82.617G,1.03亿上网用户中,宽带用户已超过半数,达到5300万人,国内大部分地区通过中国通讯、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宽带接入互联网已经非常方便,接入成本大幅度降低,尤其是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无线宽带业务的开展,更是极大的扩展了终端应用范围。宽带的迅速普及,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企业信息化政策与政府引导
发展电子商务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摆正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合理配置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企业利益和部门利益,减少“内耗”十分关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完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作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第一个全面的政策文件,从政策、法律法规、财税、投融资、信用、认证、标准、支付、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与服务体系、宣传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层面明确了国家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文件明确规定,政府在发展电子商务中的作用是“推动”,企业的作用是“主导”,并且需要二者之间的“结合”。该文件的颁布,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3、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主机安全,主要考虑保护合法用户对于授权资源的使用,防止非法入侵者对于系统资源的侵占与破坏,核心是数据库安全,二是网络传输安全,主要考虑网络上主机之间的访问控制,防止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保护数据在网上传输时不被泄密和修改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例如美国TCSEC(桔皮书),欧洲ITSEC,加拿大CTCPEC,美国联邦准则(FC),联合公共准则(CC),ISO安全体系结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895-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等。围绕安全标准,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侦察审计技术、应用加密技术、攻击与渗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与防病毒技术,乃至信息安全策略和管理体系标准等一系列安全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且随着应用的深入不断发展,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4、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系统是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直接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2005年上海中国国际物流节信息显示,我国物流费用占了货品总成本的30%,运输成本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3倍,从产品的供应链结构来看,90%的时间消耗在流通环节,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自1998年以来,连续7年上下徘徊在21.3%的水平,而国外物流发达国家的水平是在10%左右。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很理想,难以满足高质量的需求。克服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靠一个企业自身的努力是无法达到的,必须通过物流体系的社会化解决,建立统一的物流配送平台,完善中小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以高效、快捷的方式,服务中小企业,将更加有助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顺利实现。
5、电子货币与支付环境
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要在网上直接进行交易,就必须有银行信用卡等电子交易方式,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金融网络的连接进行财务结算。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从最初的招商银行“一网通”,发展到今天,各大商业银行已经陆续开展网上银行服务,2004年三季度末,各家商业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7.63亿张,累计发行银联标识卡和信用卡分别为3.2亿张和3063万张,人民币卡交易笔数约为13.12亿笔,交易金额为62574.47亿元,网上银行服务为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6、电子商务法律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一个系统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是“硬件”上的基础设施,还有“软件”上的政府和监管部门所创造的制度环境,其核心就是法律环境,我国在研究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在立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初步制定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法规,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特别是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正式实施,无疑为网上交易扫除了一大障碍,使得网络交易有据可依,规范了网上交易的行为,保障了网络用户的各项权益,为我国网上交易的发展铺平了一条宽广之路。应当看到,电子商务的立法环境与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也会越来越完善.
7、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
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及产品、消费者等市场要素的概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市场营销面临一系列新的特点。(1)经济活动的无国界性带来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互联网完全突破了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使网上的消费者能在任何时候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网上企业进行交易和交流。(2)市场虚拟化,一方面是供给方的虚拟化,另一方面是需求方的虚拟化,商家的声誉、商家的顾客信赖度、顾客的支付能力都将受到严重的考验。(3)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迅速便捷使得企业的市场调研更加及时、准确、有效,也使得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或服务有了更多的发言权。(4)网上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互联网用一条前所未有的纽带把全世界的商品供需双方联系在一起,客户在不与商家碰面的情况下,就可完成交易的全过程,供货方也可省去中间商的介入,直接把货发给求购方,避免了商品在流通中的层层加价,使流通费用降到最低,从而也最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5)产品的生产周期进一步缩短。由于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发明,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将进一步缩短。(6)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互联网资源的共享性使得在网上的交易变得透明,消费者购买决策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所有这些变化,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需求动力。
(二)、内部环境
1、 电子商务发展意识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探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