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队伍中,许多企业管理基础落后,企业领导信息化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信息市场的重要性,尤其是成千上万的个体工商业者,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更加不足。(1)企业信息化意识不足,也就是与实现企业目标相联系的全体员工的信息意识水平的总和偏低,从而影响了企业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个人对信息的需求,也影响了信息需求的准确表达,支配了信息需求者的行为,也决定了信息利用的效果。(2)认识上存在偏颇,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网,或简单地建一个网站,而相关的管理基础却没有跟上,企业的电子商务仅停留在表面的网站建设上,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
2、 电子商务人才
实施电子商务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商务技术总是在不断变化、升级、更新,因此需要有人不断维护和管理。企业要保证电子商务系统的有效运转,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与管理人才。除一些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外,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相关人员不够或水平不高,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实施与应用带来很大障碍。
3、 电子商务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信息化中心对2004-2005医药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发现,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如果能占到其销售额的3%以上,就可以基本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从2004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结果显示,医药企业达到这一标准的只有8%。中小企业生存率低、资信度差、信贷风险大,融资渠道少、难度大,而实施电子商务必须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作保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接续的调整、管理和维护需要不断进行,后续资金要求越来越多,随着国家《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善,但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依然是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4、 管理水平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处于主观经验管理阶段,管理方法陈旧,管理思想落后,而管理程序化、科学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不规范管理,只是使计算器简单仿真原来的手工操作,反而加大系统实现的难度,降低电子商务的工作效率。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实施电子商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
5、 商业信誉
电子商务的应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企业之间的商务行为,另外一种是企业与个人消费者之间的商务行为。中小企业由于企业发展时间短,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时间更短,品牌知名度不高,因此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成熟可靠的消费体系和互相信任的市场运作方式。另外,我国传统的商品销售方式引起的各种纠纷大量存在,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鱼目混杂,企业素质和人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消费者很难对互不照面的网上交易产生信任。
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计世资讯(CCWResearch)研究显示: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但整个中小企业市场的IT需求正在快速攀升,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400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对IT需求最活跃的企业群是已经渡过创业期的、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的、外向型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成千上万的蚂蚁型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还很有限。
对比国内信息化500强和世界先进国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国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还非常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不够成熟,企业现代管理水平低,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等因素固然是影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意识不足,特别是企业领导者信息意识不足,对电子商务的实质认识存在偏颇,不知道采用何种电子商务战略并且何时去实施它仍然是最根本的原因。笔者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能实现信息化的目标,第一,作业性阶段。建立业务逻辑,规范业务操作,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此时,系统投入正式运行;第二,管理性阶段。定义业务异常,实施目标控制,提高业务量化分析的及时性,帮助提高过程控制水平,以及改善制定新目标和衡量实际工作的客观性;第三,决策性阶段。在充分知己(内环境)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知彼(外环境)的水平,制定改善性决策和变革性决策,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扰,只有将信息化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次加以规划和执行,信息化才有可能达到真正预期。对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过程,从企业内部看,也会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应用层次:
1、建立易于实施的可操作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应用是指企业建立购置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搭建企业自己的Intranet局域网,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商务资料的储存和处理,通过互联网上网软硬件设施,在国际互联建立网页,借助网页的交互功能和电子邮件,就可以辅助实现商流的快速交互,从而实现初步的电子商务。该阶段的电子商务,投资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维护容易,也不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但是,必须注意到,企业必须有完善有效的内部基础管理相配合以便能够适应快速流动的商流变化,否则,来自互联网的商机也会因为处理速度缓慢而丧失。
2、建立和维系牢固的商业链-电子商务应用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企业利用电子网络的信息传递部分地代替了某些类型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或者构成履行商务合同的部分义务,主要表现为,企业实施网上在线式交易系统,网上有偿信息的提供,贸易伙伴之间约定文件或单据的传输等。该阶段,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程度有所加深,但它还需要不同程度的人工干预,如在线销售环节与物流不能有效衔接,仍需要部分传统方式的操作。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操作要涉及交易成立的实质条件,已构成商务和法律问题(如法律有效性)等。这一阶段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社会条件的配合,是世界各国近期主要发展的目标。
3、实现全方位的数字自动化商务-电子商务应用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理想阶段,它将企业商务活动的全部程序用电脑网络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所代替,最大程度消除了人工于预。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从交易的达成,到产品的生产、原材料供应、贸易伙伴之间单据的传输、货款的清算和为产品提供的服务等均实现了一体化的电脑网络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它将B2B电子商务与B2C,甚至B2A等电子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企业最大程度的内部办公自动化和外部交易的电子化联接。这一层次电子商务的实现将有赖于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同,以及电子商务运作环境的改善。另外,规范网络运作,健全网络法制,清除许多具体影响电子商务开展的障碍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根据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现状,较为可行的应该是尽快致力于初级层次的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而目前我们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现状与这一层次电子商务基础建设的要求还相去甚远。电子商务实践过程中,企业要么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局限在第一阶段,以为只要建立了网站,订单就会自动地到来,导致电子商务无法发展,要么认为电子商务只有跨国公司或者大型企业才具备实施条件,被完善而庞大的电子商务投资方案而吓倒,使企业远离电子商务,丧失与跨国企业或者大企业同台竞争的良好机遇。
四、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探讨(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