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施工项目当中,管理层对于安全管理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意识比较淡薄。但是,如果不能明确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会出现很多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方面的不完善和不到位,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相关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等等。但是,在实际施工现场,一些管理人员由于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只是将这些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当做一种形式,没有在正式施工当中贯彻执行。所以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了形式流程。
(二)安全防护设施缺乏
由于施工企业太过注重施工成本的控制,为了能够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防护设备方面减少了投入。有一些工程施工单位压根就没给施工人员提供防护设备,或者防护设备的质量根本不合格,这样就致使工程施工的过程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安全防护设施的缺乏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影响因素。
(三)施工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差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深,建筑项目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较之往年都有所提升,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人员的缺乏。由于农民种地往往都是季节性的活动,一年中有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农闲的状态,而且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土地,无法靠种地维持生计,这就造成农民工大量的涌入城市,扮演起工程施工人员的角色。不过,由于大多数农民工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文化水平较低,而且施工企业缺少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导致他们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一些自我保护上的细节,而且经常有违规操作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安全事故频发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施工企业对BIM技术的认识
首先,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应充分明确BIM技术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不只是局限于施工阶段本身,要放大BIM技术由于良好的设计能力而产生的较高的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效应、沟通效应、质量效应乃至安全效应。在这样的基础上,工程项目施工企业需要大力推动BIM技术在各项目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的积极尝试与不断创新,最终实现将BIM技术纳入到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常态化工作体系中,避免施工企业处于被动的局面,突破当前国内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的外部条件推动束缚,逐步在施工企业内部产生积极的应用氛围和良好的应用条件。利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可以进行相关的碰撞检测,通过模拟的试验方式,对工程项目图纸的施工方案实施优化,从而让施工资源获得合理的利用,减少由于施工碰撞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典型的如在施工机械和人员进场前,可通过模拟部署主要施工机械的场地布置,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及时改正;同时,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技术,可以让施工场地和材料信息变得可见,从而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区域内的材料存放和装卸情况有着直接的了解,特别是通过BIM立体模型的构建,让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对现场施工进行安全较低,帮助现场施工人员明确现场材料的使用规范,有效避免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非常复杂,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风险随时存在,各种设备、工序、作业交叉,并且随时处于运动的状态,施工前和交接中都需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方法、操作规程、施工要求等,同时清楚了解安全隐患、危险源、紧急救援措施等。现代安全管理强调对现场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具体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被人伤害三个方面衡量风险源,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并相应采取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保护等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把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做到位,对各种危险源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例如,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深基坑四周应设防护栏杆,对钻孔灌注桩的泥浆池进行临边围护;及时发放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工作服、口罩、救生衣、救生圈等安全生产基本物件;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避免带病作业或过度使用;在高度超过2m的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或是安全帽。基坑支护、、起重吊装、现浇混凝土等风险隐患大,项目部要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控,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
(三)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