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施工质量管理(二)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建议建立制度有:图纸会审制度,质量自检制度,质量互检制度,专管人员检查制度,工序、工种间交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现场检查签证制度,阶段施工质量评定制度,工程结束质量评定制度,施工质量记录填报制度,验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在质量管理上都是必要的。
四、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一)施工前期的管理。针对可能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诸多因素,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针对人的因素和劳动组织的影响,在施工前,管理者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工程施工技术的难易程度配置相适应的施工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劳动组合。
为了提前把设计图纸中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暴露出来,在施工前要进行各专业之间的图纸会审。
针对施工项目的大小难易程度,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提出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选用适当的施工机械、工具,从技术上保证施上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要集思广议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并经有关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审签。
为了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工程图纸和施工规范,工程管理人员要向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的技术、质量交底。对重大工程项目及未施工过的新项目,要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向施工人员交底或进行培训,待施工人员透彻地掌握了新方法,新工艺之后上岗,确保质量。
总之,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要,强化质量意识、明确质量目标、落实质量责任。
(二)施工中的管理。电气安装上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按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方案施工,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查、监督。
首先是通过自检、互检,在施工班组内把好质量关。
通过工序之间、下一道工序与上一道工序交接验收,杜绝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遗留到下一道工序,做到道道上序把关。
根据工程进度,在各施工阶段进行质量评定工作,实行奖优罚劣。同时把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在施工中间阶段,以免工程项目完工后,留下难以处理的质量问题。
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发现图纸、施工方案中在施上方法及工艺上有问题要及时变更、调整。
隐蔽上程、重大设备的吊芯检查等实行质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现场共同检查会签。否则施工人员不得掩埋、遮盖。
施工用的仪器仪表及试验上器具要定期校验,保证其精确性。
凡应校验、调试的电气装置均经过电气交接试验,并提交试验报告。试验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对施工中其它影响质量的因素应及时控制。
五、电气装置试运行管理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是对电气装置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要制订试运行操作规程,并按操作规程操作。在试运行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使电气装置的试运行符合图纸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电气装置试运行后通过验收移交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在保修期内要做好质量跟踪服务工作。
浅谈电气施工质量管理(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