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是研究长期发展的问题。企业是一个有机体,存在着寿命、投资、经营者都应该树立“长寿企业”意识,不能对企业的未来漠不关心。我国有些企业没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和远见卓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未来的研究,往往会患上急功近利的“近视症”,而这种“近视症”又成为企业短命的根源。因此,为使企业长寿,得到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制定发展战略,它能使企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长期目标,从而不断的得到发展。
3.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技术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一定会考虑技术因素的,它会通过运用企业的各种力量进行技术上的革新,从而达到发展战略中制定的目标。因此,制定发展战略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4.有利于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积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形象战略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帮助企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提升其公众知名度。
二、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经营战略的研究才刚起步,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不是很成熟,也比较缺乏实践经验。与国际企业管理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企业现状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仅是企业国际化的难题,也是阻碍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一)企业缺乏战略意识和经营理念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系统性的整体谋划,它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内容包括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的分析,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企业目标的建立,企业形象的建设、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从普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树立战略制胜的观念,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中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缺少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统一性的发展战略。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看,其没有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它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发展,没有明确发展的大方向,没有制定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没有制定产品在市场占有额上的发展目标和扩张目标。对产品的机构、品牌也缺乏经营理念,没有打出重点产品的品牌。一定规模企业的重大问题决策者一般应当具备敏锐的商业感觉,丰富的商业知识,高超的科学决策能力等核心素质。这对创业初期较为成功的决策者来说便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一是是否对企业及其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能敏锐地感知并具备相应的处置能力。二是能否针对企业的现实处境做出符合其进一步发展的决策,对发展至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决策的风险相对要大得多。
(二)战略管理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企业采用的是单行的管理方式,企业领导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员工的管理必须是有层次的,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企业多从单一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变化多端的市场没有采取灵活应变的对策,企业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存在矛盾。企业管理应该是双向的全面的,而在中国的一些企业中,却是自上而下的单一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只用于管理工人和生产,而对领导的管理规范则非常少,这样一旦领导的指挥出现了问题,也无法通过管理制度来加以限制,所以经营决策权往往掌握在领导一个人手里,决策有时候就依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判断,而其他人只能听从安排,很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局面;企业中选拔人才不是看个人的能力,而是以情感为纽带,任人唯亲;不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方案,领导思路不固定,一天一个想法,造成资金和人员浪费,也同时影响员工积极性;不尊重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只注重短期效果,导致员工的忠诚度低下,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竞争实质堪比战场,企业的特性和发展本质决定了企业不可能采用孤注一掷的方式来做最后一搏,只能够实事求是,未雨绸缪才能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企业的发展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然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要增强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多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非用一套固化的模式来应对,在企业面临问题时提供多项有用的解决办法,采取灵活性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让企业从容应对各类严峻挑战,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企业战略管理科学基础薄弱
战略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关键性起点。但实际上,一些企业往往没有完全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战略的制定也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劣势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上,而是将行业标杆企业或其它成功企业的战略管理经验全部拿来,这种模仿式的做法,根本无法培育自身优势,更无益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战略是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局制定的长远计划,而不是仅仅从眼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它需要对企业在未来时间内的发展进度做出一个评估,预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于遇到哪些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对策,它需要对企业要培育的主导产品做出规划,打造自身的品牌。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到位,在进行管理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全局情况和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外部效益,没有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详细的计划,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