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企业文化能够打造企业名牌文化,确保名牌之树常青 为了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托举和支撑名牌,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必须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器物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名牌文化的培育,确保名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一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强化名牌意识。名牌意识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主动追求名牌、培育名牌、发展名牌的意识。它是名牌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的前提。具体讲,名牌意识又包括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品牌形象意识、大市场的意识和现代营销意识等。一旦将这些意识植入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等等领域中,就会影响企业全局并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过程,那么企业离名牌就不远了。 二是在行为文化层面上,要狠抓名牌管理。名牌管理是指企业为创造和保持名牌而在制度文化方面对企业组织及员工的各种行为所做的规范和约束,它是创造名牌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狠抓名牌管理,就意味着必须把名牌愿景转化为企业宗旨,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细化为经营方向、经营目标,成为职业理想,再具体输入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尤其是企业员工录用制度、工作规程、员工行为规范等,用制度激励员工创造名牌业绩;狠抓名牌管理,还意味着必须树立典型榜样,加强员工培训,让员工知晓、领悟名牌文化的真谛,使员工具备追求卓越的思维习惯,进而产生创造名牌的心理需求。 三是在器物文化层面上,要打造名牌品质。名牌品质既包括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优质服务等,又包括商标的名称、样式以及产品外观包装等要素。打造名牌品质,首先要狠抓产品质量,包括提供一流的售后服务,这是名牌的生命。为此,要随时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参加质量认证工作,按照国际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并重视研发投入,以保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3、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完善制度管理 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成果,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是从两方面得以实现的,其一,通过体现并承载员工共同信奉并付诸实施的价值理念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度的实施,是硬性的管理部分;其二,企业价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约束作用。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常常被忽视,其结果,一方面,只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因此,产生了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和灌输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成为主要手段的现象;另一方面,不考虑本企业管理的实际,想通过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完成企业落后管理的兑变;这都是对企业文化的片面认识所致。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关系,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完善的基础管理,文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张瑞敏在总结海尔成功经验时曾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制度约束是基本保证,只有实现从无序管理向严格制度管理迈进,并逐渐向自主管理过渡,才能使企业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在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必须把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企业制度中,在制度的执行中,强化企业的价值观念,规范企业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行为(包含员工行为)规范。 由于历史上我们对泰勒制和科学管理原理的片面理解和简单化批判,而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又被发达国家那些表面的最为时尚和现代的管理思想所吸引,从而忽略和没有真正认识支撑现代工业体系的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在本单位经营管理、产品设计与生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利、缺乏指导员工的标准工作流程、没有形成规范的员工行为准则等管理薄弱现象,必须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理体制。3.2 在继承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基于企业文化理论,继承性和创新性同属于企业文化的属性,在企业文化建设务实中,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继承基础上要创新企业文化。继承就是对现有的企业文化应该采取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要善于挖掘和提炼本企业的精神文化。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并融入到本企业文化之中,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也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就是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就十分注重荟萃世界优秀企业文化,它规定在国外的子公司有研究各国企业文化的使命,子公司领导人回国述职或参加培训,首先要报告所在国家和地区企业文化的特点。对于外来的企业文化,也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持认真鉴别、分析研究、选择吸收的态度。要搞清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适用于自己的。同时,汲取别人的长处、精华,还必须进行一番改造,才能适用于自己的企业。3.3 在共性的基础上要塑造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强调以人为中心,激发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的实质决定了企业文化基础的一致性。但是,在外部,因国家、民族、地域、行业的不同,在内部,因发展历史、类型、性质、规模、心理背景、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差异,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经营准则、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因此,即便在企业文化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在管理实践中,它的独特性仍然会保留,在一定条件下独特性越明显,其内聚力越强。所以,文化建设重点是在共性的基础上要塑造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3.4 在灌输的基础上要身体力行 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从倡导到践行再到形成习惯,最后溶入到员工的血液以至成为信仰,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从企业文化实践看,领导的身体力行尤为重要。领导的带头作用体现在带头灌输企业理念和带头执行企业制度。联想集团有定期的高层文化布道会,灌输联想理念,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可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如何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灌输是重要手段之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认同的关键在于参与,实效在于执行。海尔的质量观念是“砸冰箱”砸出来的,对收购企业的文化移植是制度执行出来的。郭为在联想因工作的失误曾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做检查,柳传志、杨元庆都曾因上班迟到在楼门前罚站,联想的作风是领导带头执行出来的。新的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方式,只有经过灌输——执行——再灌输——再执行这样多次反复过程,才能被员工所接受。领导带头,身体力行是关键。
4、安彩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4.1安彩集团简介 安彩集团是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现有主要成员企业19个(其中安彩高科为上市公司),职工1万余名,资产总值130亿元。主要从事彩色显像玻壳、照明产品、信息产品、新型显示器件及与之配套的原器件、原材料的开发研究和生产销售。彩玻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安彩集团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从彩玻一期工程引进生产技术,到“自我技术总承包”建设二、三、四期工程,逐步形成了是自主知识产权核技术输出能力。 从2003年到2004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工业研究所得部分专拣对河南安阳安彩玻壳集团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我们把安彩的企业文化归结为培育“基于能力”的文化,把安彩的企业理念归结为“为新国企争光、为民族企业整齐“为核心的“双争”理念‘安彩的企业精神归结为“人体合一。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它体现在安彩的“十大精神”中,即:“实事求是、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言行一致、正大光明、理解谦让、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国争光”;安彩的企业经营哲学归结为“以转变观念、转换机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导向”。 安彩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走过了从“企业文化到企业价值观、从企业价值观到企业理论、从企业理论到价值选择和价值排序”的道路。在安彩人看来,企业理论、价值选择和价值排序,是重中之重。企业伦理价值选择和价值排序是战略,而且是根本的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企业理论是建立合作信任的基础,企业讲道德才能有合作,才能发展状态。企业理论使企业生命之根。因此,安彩人把企业信用、企业理论、企业道德放在首位;把人的价值价值放在首位,把共同的价值放在首;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4.2 安彩集团文化的形成 自1984年,安彩立项以来,通过全体领导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努力,积淀了大量管理文化和理念。他们向大庆学习,向海尔、日本企业学习,形成了具有自己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 安彩人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表现为如下几个层面:1、是指导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灵魂(MI),这个企业的灵魂统一要健全,才能指挥企业向前发展:2、有了这个大脑它要指挥自己的行为系统(BI),把这种行为系统作为一种规章制度渗透到员工的行为当中去:3、是视觉识别系统(VI),表现在企业的精神面貌和外在的物质系统等。美国兰德跟踪了世界500强企业20年,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够长盛不衰的企业紧紧抓住了企业文化的三个价值观:第一,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也就是重视人才第二是共同价值观,就是共同的利益要高于单位的利益,第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 安彩人用通俗的“三、二、一系列工程”来表达这一思想:“三、二、一系列工程”中的三是“三不惟”和“三讲三不讲”。“三不惟”即应该尊上而不应惟下,应该学外而不应该惟外,应该读书而不应该惟书。它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公司讲求客观规律,“以我为主”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三不惟”的实质是要求企业的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决策层,在对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任何时候都要按照客观经济规模办事。把国家荣誉、民族利益、企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思维方式,使安彩人在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时,从长计议,保证决策的准确、有力、有效。“三讲三不讲”。即应该讲主观,不应该讲客观;应该讲内因,不应该讲外因;应该讲自己,不应该讲别人。这也形成了安彩人良好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一个安彩人,无论你是在生产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无论你是高级职员,还是普通员工,处理任何问题都应以“三讲三不讲”为原则,用群体行为观念,工作向外跨半步,向内使劲,苦练内功,从内部找问题找根源,挖掘内部潜力。这已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自上到下的自我约束、自我检查,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的新的工作作风。其深入人心,人人主动为企业分忧,勇挑重担,自觉降低生产成本与各种消耗,提高产品产量与产品质量,从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到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从提高良品率到增加产品等等,人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4.3安彩集团的企业精神 “人企合一、追求卓越”是安彩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企业精神,安彩人是通过“十大精神”把它细化的。 在“十大精神”中,实事求是是他们坚持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团结奋进是安彩人的精神风貌和坚强意志;开拓创新是安彩集团及全体员工的经营思想和进取意识;言行一致是他们的工作作风;光明正大是他们的出世原则;艰苦创业是他们的光荣传统;礼节谦让是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待人之道;无私奉献是他们追求的思想境界;为国争光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支柱。“十大精神”是安彩集团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体现在公司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激励全体员工上进的力量源泉。 安彩企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安彩人的共有价值观和团队精神,只有锻造“人企合一”的理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人企合一、追求卓越”集中国天人合一,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的价值观和中华文化之精华,共创卓越的现代企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创卓越”是对“果断决策、永不服输、自我加压”的继承和超越。“人企合一、追求卓越”就是要求企业的现代每一个员工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心对待用户;“人企合一、追求卓越”就是要求企业的每一个领导诚信对待员工、诚心对待股东、诚心对待社区、社会。“人企合一、追求卓越”就是要求全体干部员工在“认真”上下功夫,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上下齐心去追求卓越。“人企合一、追求卓越”就是要求安彩的决策者应具备大智、大勇、豁达、诚信、办事认真、一丝不苟、坚定的原则性、机动灵活的特质。4.4安彩的跨文化管理 1999年,安彩集团整体兼并新乡美乐公司。美乐集团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8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综合型电子整机制造企业,由于企业机制不活,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造成企业负债过重,连年亏损,无法对支柱产品扩产改造,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安彩企业文化的渗透,激活了美乐集团。2001年、2002年安彩集团和美乐集团的合作联姻,分别实现利税7500万元和8000万元,一跃成为新乡市利税大户。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