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商业经营者必须把维护与消费者的关系作为运营管理的核心。购物中心增加对消费者的了解,必须以会员管理方式实现。会员管理体系包括:
(1) 会员信息全面收集
除了会员的人本信息外,还包括购物信息、到店频次、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交通工具、社交圈、在竞争对手消费情况、消费特征等。
(2) 会员级别设计和升降级规则制定
会员级别制定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会员,并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服务。
(3) 各级别会员权益制定
确定各级别会员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4) 各部门分工,明确对会员服务内容
对于会员在购物中心的整个消费过程,各部门要分工对会员提供恰当的服务。
(5) 为会员提供优质线上服务
在线上对会员进行交流类服务及反馈,保证会员完成消费离开现场之后,依然会员权利感。
完备的会员体系绝不仅仅是由会员部门完成,需要所有部门的配合参与。
(三) 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以全渠道模式建立与消费者联系
互联网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O2O管理模式搭建的购物中心线上平台,需要注意的是,购物中心互联网平台绝不是类似淘宝的电子商务平台,其出发点应该是在线上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并进行线下管理无法做到环节的补充。这是无数传统商业付出无数代价换来的结论。
购物中心互联网平台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整套线上消费解决方案。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是微信和APP两种。平台应包含如下功能:
1. 线上消费助手
提供消费者进行品牌查询、位置介绍、室内导航、反向寻车等。
2. 信息发布平台
发布购物中心近期活动信息、线上报名、活动查询、热点推荐等。
3. 线上会员服务
在线会员注册、资料补充、积分查询、礼品兑换等。
4. 线上消费和支付
线上购买团购券、秒抢商品、特卖会,并支持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
5. 用户行为数据数据收集
记录用户登录时间、打开页面、停留时间、参与活动等。
(四) 深入分析目标消费者特点,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和推广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可以发现消费者需求分为两大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1. 物质需求:
(1) 对消费过程(环境、服务、便利性等)的需求。
(2) 对产品本身(包装、品质、实用性、美观性等)的需求。
对物质需求的分析,一般采用顾客标签进行深入分析。根据顾客的消费习惯,以标签方式对顾客进行标识,如“白领”“周末消费者”“有车族”“辣妈”“电影爱好者”“书虫”,之后还可以将不同标签组合生成新的标签如“白领”+“辣妈”=“职场母亲”,“电影爱好者”+“书虫”=“文艺青年”等。
可以进行大量复杂的会员分类,并以此进行针对性营销信息推送。
2. 精神需求:
消费者需要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任,同时与企业建立精神上的关系
【图1】企业与消费者29种关系以及与溢价和市场份额的关系
由图可见,第一象限包含的关系同时提供大量市场份额及产品溢价,是每个企业希望与消费者建立的关系。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可能有限选择第二或第四象限的关系,同时引导成为第一象限关系。每种关系都代表了不同消费者希望与商业经营者保持关系的方式。比如:
“哥们儿”——消费者想要长久互动关系,但不是亲密的情感关系,希望企业不干涉他的选择自由。(例:喜爱啤酒的消费者不同场合会选择不同类型的啤酒)
“密友”——消费者寻求亲密的感情支持,希望真诚地沟通,希望公司保护其信息。(例:企业做出运营调整时,消费者希望提前被告知,并以忠诚和理解汇报企业)
“明星-追星族”——消费者将企业作为精神支柱,密切关注企业变化,愿意以任何方式产生联系(大多数通过产品)。(例:苹果粉丝不考虑实际需求盲目购买所有苹果产品,并将此作为自我认同感的一部分)
了解消费者的心里期望,以其舒适的方式维护客户关系并加以引导,才能获得更好的商业价值。
(五) 以数据为依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经营决策
互联网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数据产生并记录,多种数据采集渠道产生的爆炸级数据,已经产生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过去商业经营者进行经营决策比如是否应该涨租金了?电梯口位置商铺应该放餐饮还是服装?各业态面积占比多少才合适?一块大面积应该整个出租还是拆分成两个或三个小商铺出租? 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依靠从前的经验进行判断,进行决策后对结果是否满意也无法有效客观评估。
在这个无限数据的时代,我们需要对这种决策方式进行质疑。既然拥有足够支持决策的数据,我们应该给数据一个机会,就像《点球成金》里讲述的,摒弃那些人为的感性的偏见,让最客观数据说话。
以数据分析结果作为依据进行经营决策,然后用数据结果发现问题并改进。持续这个循环直到找到最佳方案(也许永远不会找到,但至少是不断向最佳方案接近),必然是未来成功企业的决策方式。而企业的竞争即是比拼数据的准确性、解读能力和循环的速度。
四、 案例分析——阳光新业商业地产公司
互联网时代购物中心的运营推广管理——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倾覆性变化(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