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由于上期存在资金短缺、筹融资能力差、融资困难,资产疏于管理,财务控制薄弱,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务部门组织结构简单,各岗位职责不清,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衔接不明确,形成各部门实际工作的重复或缺位,财务管理职能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财务机构职能仅限于会计核算,在资金调拨、资金管理、税务筹划、财务计划与监控、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职能相对弱化。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顾客端来源严重缩水,企业短期的收益也没有,还要承担疫情期间的门店租金和员工工资福利的支出,使得原本资金流就紧张的企业更是空前紧张。
(三)恢复生产经营存在困难
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复工复产面临诸多困难。一线工人返工困难,许多中小企业复工所需的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流通严重受阻而导致无法按期完成原先订单,除外还有资金周转也存在困难,经营成本不断上升,长时间停减产使许多中小企业的客户和订单严重流失,市场出现萎缩,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等经营活动都陷入了困境。之前就有记者采访过武汉一家大型制药民营企业,由于企业生产的药物属于防疫物资,因此在春节期间也没有停产,但由于疫情是在春节期间爆发,绝大部分员工无法到岗,2020年药厂的产能只有2019年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无法向国内大部分客户供货,出口也受到影响,在短期内如果还是无法履行合约供货,他们的市场就会被竞争对手挤占。
四、中小企业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自救
(一)国家政策扶持
1、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轻中小企业经营负担。在这次疫情中,中小企业大面积长时间停产或是半停产,收入来源剧减,额外还需负担税费、房租、社保、工资等各项刚性支出,许多企业难堪重负,因此要加大中小企业阶段性税费减免的力度,及时落实中小企业普惠性减税等政策。而实行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每个月至少可节约1-3万多元,免去几个月的房租,可以省进3-5万元,水费电费也都有减免,可使得中小企业有个缓冲,慢慢恢复营业。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受融资难、融资贵的困扰,运营资金紧缺。这次疫情突发,许多中小企业措手不及,现金流面临枯竭。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以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等为抓手,尽快纾缓中小企业资金困境,应以优质金融服务和主动作为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像在2020年4月份,北京首贷服务中心就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多家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进驻,为中小办理贷款提供快捷通道,使得企业能一次性办理,不用跑几趟。
3、加大精准施策力度,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做好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重点是强化对企业的市场、用工、物流保障。在市场保障方面,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服务,积极为企业搭建销售平台。在用工保障方面,各地和企业可采取“点对点”接送方式组织员工返企,鼓励企业多途径扩大招工规模,推进线上供求匹配对接和远程招聘。在物流保障方面,要确保交通网络通畅,积极支持商贸、物流、仓储企业复工,为生产类中小企业的物流运输创造正常的外部条件。
(二)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机制,进行企业制度创新
一个企业在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始终立足于不败之地,只有抓住一个变字,在企业的发展中,有一个固定的主题,那就是创新。事实证明,不断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其形成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说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其研发实力多么的雄厚,都是需要创新动力机制,企业的创新动力机制,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社会经济过程,除了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外,制度环境也是决定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创新过程中,无论是创新资源的获取、整合和创新动力的提供,还是创新机制的运转和创新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制度环境体系的支撑,在影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创新动力、创新风险、创新能力、创新融资,他们影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决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行为,制度设计能否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欲望,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行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优秀的企业会将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参透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会激励员工为企业绩效做出努力,制定让员工参与分红,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绩效跟自身的绩效是绑在一起,以此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必备的条件
1、员工参与意识。比如企业出台某项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之前,要认真召开座谈会、职工大会等形式,认真倾听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反复论证、修改、完善,待确实可行时,才正式出台运转。
2、员工主人翁意识。企业的主人是广大员工,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一部分员工存在着偏面或错误看法,把自己看成是“打工仔”,分配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机器人一样,不管对与否,有的地方员工存在着企业搞得好坏好像以已无关的怪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员工其内在动力,使得企业的目标变成为个人的目标,使得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3、依靠员工意识。企业遇到困难时,把眼睛重新转回到员工身上,方可找到真正的动力,找到破解难题的决巧。企业的出路就在身边,就在自己脚下。只要广泛深入员工中间,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群体作用。
4、员工对企业的依存意识。要使员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要使员工对企业的前途更加时刻关心,正确处理好企业、个人两者的关系。要使广大员工自觉把自己的前途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企业兴旺我光荣、企业衰败我羞耻”,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要使员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大河有水,小河才不会干涸”。只有把企业搞好,工作做好,经济效益上去了,员工个人才有前途,才有出路。
参考文献:
[1] 樊秋滢.中国私营经济问题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6
[2] 苏红梅.企业危机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2
[3] 孙铁玉、乔平平.企业经营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7
[4] 宋志平.经营致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3
[5] 郎宏文.企业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15.6
[6]张夏恒.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
[7]彭建国.疫情之下中国经济走势与企业发展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20(Z2)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