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积极打造、提升县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六)
企业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涵义、特征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等若干方面,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共同点,服务社会,热爱祖国是优秀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保持企业内部和谐,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奋发向上,追求卓越是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优秀企业文化的风格。
通过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县企业的文化建设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企业形象,来有效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资源,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文化素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是观念,而观念和精神的载体是人。因此企业家本身的文化素质关系到企业的文化倾向性,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领导人的文化素质又是重中之重。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和各层次负责人,他们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企业文化走势、模式等的设计者和倡导者。所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当解决好企业领导人和各层次负责人的文化观念建设问题,实现这些人的高文化素质构造。道理很简单,如果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建设不感兴趣,就难以开展有关活动;如果“各路诸候”对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轻车让重车”的现象。其次,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理顺几种关系。一是要理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不少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包含的特定内容。倡导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在企内形成一种协调、宽松、和谐、理解的良好环境,这就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文化的沟通功能也会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二是要理顺温情管理与理性管理的关系。西方(以美国为例)之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推崇企业文化,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医治泰罗制以来泛滥成灾的理性主义。当进行了若干年的理性主义严格管理之后,开始将温情主义的管理引入企业管理,这是一种进步。就目前我县企业的管理情况来看,还应以理性管理主为,辅之以温情管理,当然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要做到因企制宜。三是要理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现代化企业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当注意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使之在现代经营管理中发热、发光。同时,还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加时代气息,广泛吸纳各种文化的优秀成份,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总之,通过扎扎实实的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树立我县企业以“美”为境界,以“厚”为内涵,以“诚信”为精髓,以“创新”为神韵的形象,对于扩大我县企业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时俱进,积极打造、提升县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