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重。而城镇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障城市职工、居民医疗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在逐步扩张,截止到2017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城镇职工人口的90%。但城镇医疗水平却有一定的不足,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了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及个人在这已支付所段中应承担的自付额偏高。对此提出完善城镇医疗保险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医疗;问题;意义;改进措施
一、我国现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个人(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度补助为辅的筹资方式,按照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则,为城镇居民提供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保障的范围
主要包括三类人群:一是尚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尚未参加公费医疗的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二是尚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的学生。三是尚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无业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仅保障居民花费的住院医疗费用,不保障门诊医疗费用。
(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标准和报销比例
根据2017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新政策。本市户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非本市户籍居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509元。特殊人群缴费标准:低保户、五保户、孤儿、重度残疾人员和纯二女结扎户等特殊人群,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补助,个人不缴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按照就医类别、医院级别和参保人员的类别确定不同标准。
二、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进的意义
我国现行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有很多问题不断出现,民众对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各方面的不满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对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一个改革,而做好这一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人民医疗保障水平的需要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出发点以及立足点应该始终是更好的满足民众医疗保险要求,给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升民众的幸福感。民众目前对于医疗方面最大的抱怨集中在看病难、看病贵层面,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优质医疗服务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这导致居民看病很难。另外就是看病贵,尽管绝大部分的民众目前都有医疗保险,但是看病贵依然是整个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小小的感冒发烧到医院需要至少花费个三五百,重点的疾病更是要话费患者成千上万,但是医疗保险所能够报销的比例是有限的,这直接导致了居民医疗成本偏高。针对这种情况下,需要迎合民众的要求,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来逐步的去解决的上述问题,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保障,提升居民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
(二)解决的医疗保险费过快增长
目前随着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加上环境污染导致的居民重大疾病发生率不断提升,我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问题是相当突出。我国医疗费用连续多年保持者两位数的增速,合一增速远远高于经济增速,全社会医疗费用占GDP的比重在不断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方面,人均资料费用支出超过万元,很多地方的医疗保险基金都发生了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从上述的分析可知,如果放任我国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必然会威胁到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红利将被医疗完全透支,现有的医疗保险体系也将会出现不可持续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自然是需要我国进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这样一个势头,确保医疗保险体系的持续运作。(三)医疗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由于各统筹地区药品目录、诊疗目求和服务设施目录不尽相同,往往不符合当地规定的就不予以报销,从而增大了结算、报销的难度。异地就医缺乏有效监管。异地就医人员很难及时掌握当地医疗服务政策,在这一情况下,医疗服务提供者诱导就医群体过渡消费的现象突出,甚至出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三、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问题多度,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通过总结诶相关研究文献,对于目前城镇医疗保险方面的典型问题如下:(一)城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城镇医疗保障水平整体来说比较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情况目前并不少见,这是对于我国医疗保险功能的一个挑战,不敢生病、生不起病,这是很多民众的心声。这些问题都充分的折射出来了城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偏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目前无论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好, 还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也好,都有最高的报销额度,这一额度一般都是几十万不等。这一报销额度应对一般的疾病绰绰有余,但是要应对一些重大疾病来说,则是远远不够。另外就是城镇医疗保险的实际报销比例方面,应该说比较低的,虽然名义上我国城镇医疗保险的保险比例能够达到90%左右,但是实际上可能连50%都不到,在以药养医,医生收入与自己的看病收入挂钩的情况下,各种检查费用不包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医生喜欢用一些不报销的药品,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二)个人医疗自费负担重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重。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三个目录”调整滞后。如今世界医学科技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用药和医疗技术不断出新,更新换代非常快。但是我国的“三个目录”调整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一些新药和治疗技术不能及时纳入医保范围,如果患者需要使用,就只能自费,引起患者负担加重。其次,优秀的医疗资源大都进入了大医院,而乡镇医院的医疗资源落后。大医院所需的医疗成本高,患者所需要自付的费用也就增加了。再次,由于我国的医疗体系改革滞后,医疗机构难免存在以药养医的问题,同时药品流通体系改革滞后,造成药价不断增高、市场成本高于生产成本,最后造成患者负担加重。(三)城镇医疗保险报销规定繁琐,异地就医结算、报销困难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保险规定方面非常繁琐,尤其是在异地诊治等方面,医疗费用的报销手续比较繁琐,这大大增加了城镇居民、职工报销难度,导致了患者的极大不满。加上部分医疗保险经办人员本身对于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服务能力也有限,结果导致了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水平较低,给居民报销医疗费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还有就是城镇医疗保险平台建设滞后,不同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 保险费用的远程结算等等,这些都需要尽快的加以改变。异地就医缺少制度框架。在我国医疗保险政策通常是统筹地域内相关部门自行制定、自行管理,这就造成由于政策不同导致的区域性矛盾。(四)城镇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利用不足
目前我国城镇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利用严重不足,无论是职工医疗也好,还是居民医疗也好,我国都是采用的统账结合模式,个人缴纳的资金主要留存在个人账户里面,这部分资金一般都沉淀下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例如很多城镇职工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多达上万元,一些城镇居民的医保账户也有很多的资金,一方面是医保资金收支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则是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大量沉淀,这无疑反映出来了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弊病。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措施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围绕目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改革的重点在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医疗保障水平提升与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是一个悖论,如何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改革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不过在医疗保障实际水平不高已经引起公愤的情况下,我国需要正视城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过低这一问题,切实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一方面就是要做好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对于一些重点疾病有针对性的提升保险额度;另一方面则是要监督约束医院,让医生尽量使用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同时还要对于医生在患者诊治方面进行过度检查的行为进行严厉约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当然城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提升一方面要注意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跃进给医疗保险体系带来过大的压力。(二)加强城镇医疗保险资金筹集
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方面,可以进行强制缴纳,尤其是年轻人要强制其缴纳医疗保险金,提升医疗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增加医疗保险收入,而覆盖的人群越是广泛,医疗保险的功能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方面,则是要加强劳动监察,切实维护好职工应该享有的医疗保险权益,对于没有缴纳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要加大打击力度,在医疗保险缴费方面完善阶梯缴费模式,拓展资金收入来源。(三)报销渠道更加快捷
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方面可以进一步的去简化手续,尤其是在异地报销方面,需要提升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加快不同地区医疗报销联网层次,完善医疗报销平台建设,推进无纸化报销模式,只要进入医疗保险报销平台,就可以快速的进行报销。当然城镇医疗保险报销改革方面,在简化手续的同时要加大对于骗保行为的打击力度,注重提升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好相关工作,提升医疗保险报销的规范程度。(四)用好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的大量沉淀资金需要出台改革措施来用好,从具体方向来看,一方面是要提升个人账户资金的互助作用,允许部分个人账户资金纳入统筹范围;另一方面就是扩大个人账户资金的适用范围,允许个人账户资金用在商业医疗保险购买、康复服务购买等方面加以使用。另外就是对于个人账户资金的非法使用问题加大打击力度,确保个人账户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提升医疗保险的保障功能。结语
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鼓励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收入较低、但常年居住在城镇的农民工群体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计划。如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覆盖城镇原来无法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所有人口,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未来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发展领域的一个主题,我国城镇医疗保险需要借助于改革 来不断地完善,改革越早越不会出现被动的情况。当然在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因为涉及到亿万人的切身利益,事关重大,因此对于改革一定要充分进行论证,权衡利弊,选择最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改革的重点是要将目前群众最关心、诉求最强烈的问题加以解决,强调医疗保险的公益性,更好的去提升保障水平。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没有终点,未来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国家需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集中各方面的资源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范玉改,李大奇.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7,6.
[2]戴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措施[J].财经界,2016,2
[3]曹慧芳.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12..
[4]尹晓靖.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0.
[5]唐琴,柯晓娇.医保报销症结何时解. [N]. 南方周末.2014,1608(32):A8
[6] 刘显伟,王伟构.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新闻周刊2013,2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