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调整经济结构。欧债问题国家必须正视问题,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以适应于新的变革。例如:希腊应该着眼于自己的优势产业,大力挖掘国民经济增长潜力,摒弃高福利高收入的观念,使投资者看到其经济增长的乐观前景,使其国债收益率下降,降低融资成本,并将国债所融资金投入到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领域。加强监管与约束,避免债务资金的浪费。其次,要改善财政状况,削减不合理的财政支出,降低财政赤字,降低债务总水平(但不减少有利经济复苏的债务融资),以恢复市场信心。最后,欧洲各国必须提高政策协调效率。尽管欧元区各国财政不统一,但2011年救市过程事实说明,各成员国间协调效率能够提高,应该秉持一损皆损的大局观,在重大问题上应该增强协调机制,果断决策,争取将问题隐患控制在初期,避免问题的深化蔓延,形成恶性循环。
六、我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策略和建议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的问题资产正从以前的银行体系转移到政府部门。因此,我们要以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为借鉴,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这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把握好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引起资产价格的下跌,间接对中国经济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在危机持续扩散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能力将会变弱,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会得到改善。因此,中国应做好应对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准备,坚持我国政策指引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金融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国情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确保政策的有效性,以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此外,还应做好经济增长与福利增进之间平衡的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二)加强我国财政收支和各级政府的债务管理
主权债务危机是政府的负债负担超过自身承受的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通过长期举债为政府融资的主权债务模式是无法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目前,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总体债务的审慎性优于发达国家,我国政府的财政状况总体良好。但是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政府债务迅速扩张的现象来看,其中隐藏的债务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压力不断增加,其不透明的赤字和负债将会构成财政负债风险,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基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经验借鉴,应将我国的财政收支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列入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
(三)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并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
希腊产业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导致其应对外部环境冲击能力的减弱,其依靠服务业和大量举借外债来拉动投资、消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当财政赤字出现严重的恶化,债务危机的爆发在所难免。在本次的债务危机中,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投资和消费市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压力和动力。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因此,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起欧洲货币贬值,一方面易引起热钱流入我国,另一方面会引起我国外汇储备账面资产会缩水。因此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发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另外,在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下,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退出也是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而稳健式的升值方式将是较优的选择。
(四)高度重视房地产泡沫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迪拜以及希腊的债务危机都有房地产泡沫的影子。宽松的信贷市场融资环境及欧盟的援助资金,促使各国大量的民间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引起房价不断上涨。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沉重地打击了希腊的消费和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投资对象,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成为其财政的主要来源,加大房地产泡沫。根据我国经济情况,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关系密切,所以务必重视房地产投资问题,控制好政府在房产投资上的债务支出,防止房价出现较大波动和过快上涨。在今年的政策调控中,我国已通过几次提高贷款利率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
(五)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东亚各国区域开始出现金融合作意识,出现了各种货币区域合作的构想。但在此次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揭示当前的欧元区制度存在的根本问题,也说明了各国在谋求区域货币一体化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各国各自分散的财政政策与区域内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协调性的根本问题。因此,一旦实施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而内在体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亚洲各国也必将陷入欧元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亚洲各国不仅是在经济制度、发展水平,还是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基本面相似的成员国合作的欧元区也大不相同。以上都决定了亚洲离建立“亚元”货币体系的成熟时机还差很远,中国作为有影响力的地区经济大国,应谨慎开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合作。
七、总结
虽然中国在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是主权债务危机经过实体经济渠道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欧美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同伴和出口市场,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复苏迟缓,这必将影响中国的出口,双边因贸易维护主义而带来的摩擦也进一步加剧,汇率大战正如火如荼地演出。而一旦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出口市场呈现疲软,必然会招致国内上游供给市场的萎缩,进而对中国宏观经济形成一系列不良的连锁效应。
【参考文献】:
1.金圣荣.欧元大崩溃.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刘琍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及其风险管理:国际经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郭宏宇.国债规模风险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张海星.公共债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张虹.主权债务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