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里,规模对于银行业务发展至关重要,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主要是基于营业网点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来完成业务。为此各家银行都不遗余力的倾注资源到营业网点的开设,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电子货币及网上银行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理念,在网络银行方便和快捷的环境下,业务的开展打破了传统银行网点的束缚,通过网银全天候低成本的服务,可以极大的提高客户的体验,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时域金融服务,就算客户半夜想起来办业务也可以。它实现了时间、空间的无限制跨越,显而易见这一模式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传统的银行营业网店和分支行重要性逐渐降低,而计算机网络和网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电子银行渠道是商业银行下一步突围的新型战略工具,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并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客户。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步开始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网络用户的不断扩大, 社会对电子货币、网络银行业务的需求必将迅速增长。因此, 银行业开展有关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讨论,使得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何向信息化经营转变, 与金融电子化趋势相适应是目前最重要的课题。
2.电子货币为银行业带来的机遇
这几年电子银行的发展势头异常凶猛,它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日益体现,但它也给银行业经营带来了非常可观对效益,给银行业经营带来了新的机遇。
(1)降低银行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电子银行业务也就是电子银行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采用现金的互联网技术,基于网络交易平台和其他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的全新银行服务手段。当前情况下,常见的电子银行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银行的基本业务涵盖了传统银行的大部分业务,包括存款、贷款、转账、支付、查询以及外汇买卖、证券交易、个人理财等。现在大部分银行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处理和完成银行业业务。这一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形式,实现了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银行服务和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话,大大降低了银行的服务成本,因为据统计柜台的交易成本大概是网上交易成本的10倍。而在欧洲银行,其网银的交易成本更低,大概是柜台交易成本的1/15。欧洲银行大量的业务都是通过自助的电子渠道完成的,并且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也得到提升。
(2)支付方式多样化带来的便捷
电子货币出现的一个原因就是用电子途径存储和使用资金与传统的现金相比更加便捷,而且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传统货币的印刷、存储、保安、更新等复杂的环节,极大的提高了货币的使用效率,减少了传统货币的处理和运输时间,加速了货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不但节约了资金的运作成本,而且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宝贵资源和财务。
三、应对冲击,利用电子货币拓展银行业业务
(一)努力实现银行经营战略的两大转变
当前中央号召转变发展方式,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转型,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刘琇臣就表示电子银行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并能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商业银行怎么转型?面对信息技术进步、金融国际化、传统银行业务衰退等国际性发展趋势, 重新认识银行固有的结算、信用创造、资金中介等职能, 重新认识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 制定新的经营战略,对目前正在开展的电子交易业务,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与Internet 结合,积极研究并及时展开工作。
首先,在银行的组织架构上,要把传统银行靠点多面广的优势向虚拟化的网络优势转变。加大技术改进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注重发展网上银行、自助银行、企业银行、家庭银行、电子商务和数据交换等现代银行业务,这将是现代银行发展的必要战略选择。其次,将传统的中介资产服务转变到综合性信息服务商业银行需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银行信息系统,改变过去单一的资产结构和服务方式,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努力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推动电子支付、转账、电子理财等综合性信息服务。这将是今后商业银行实现品牌提升、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否则, 将会丧失发展机遇, 其损失无可估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
(二)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主要营销模式
电子货币的推广和发展对于其他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流通规模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应对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上的激烈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应在职能上需要做应有的改变。
1.提高自身电子货币支付和结算的服务质量,在零售市场上,银行不应再把储户仅仅看成储户,而是积极为储户提供理财咨询、现金管理服务。
2.银行也绝不应把清算服务视为成本中心,而是应当将支付清算服务作为着手点对客户展开营销,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免费提供这些服务。由于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商的参与,金融信息流的控制权竞争将更加激烈。而这一控制权的争夺的一个重点就是网上客户群的争夺,也就是说金融市场份额的争夺。网上广告的收入、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的收入以及商业银行品牌增值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体现等经营收入和资本收入是网上银行收回投入经营成本的主要来源。
3.商业银行根据客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了促进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需要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客户在使用电子货币中可能出现的损失提供一定的补偿,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经营和服务营销模式。使客户时刻能够体验到安全、便捷的服务,争夺到更多的客户群。
(三)建立完善电子货币受理环境
1.加快特约商户的发展,营造方便的电子货币使用环境
首先,大力促进特约商户数量增加。由特约商户占全国商户比例的天壤之别,可得知我国银行卡受理环境改善的突破口在于增加特约商户数量。银行可通过与商户的互利合作,将商户的促销行为与电子货币应用相结合,从而培养和巩固电子货币的客户群体。除了在服务业、旅游业等消费领域继续增加特约商户的数量,银行还要把营销领域扩展到如医院、学校性质的公益性行业和服务性事业单位上,进而为不同消费需求的持卡人创造良好便利的用卡环境。其次,提升特约商户服务水平。银行应该在开拓更多特约商户的同时,加强对特约商户特别是其收银员的培训和管理,重点加强培训,使得发卡容易、用卡方便、用后满意,并提高其防伪防骗能力,进而维护银行卡业务的整体形象。
2.拓展银行卡受理行业和受理地域范围
安全、高效、稳定的银行卡电子信息网络是银行卡受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银行卡在社会消费中扩大使用范围的软件基础。银行业应尽快统一技术标准,打破目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而造成的银行各自为阵、技术规范各异、设备重复投资的局面。并通过网络改造、优化配置等措施整合现有网络资源,改善现有银行卡交易网络运行环境,全面提高跨行联网交易的成功率和效率,努力实现跨行、跨地区通用,形成一个统一的受理平台,使居民真正感受到随时随地使用银行卡的方便和快捷。
3.研究市场,丰富电子货币受理渠道
发卡行应该按照当前市场上对电子货币的需求,加大研发力度促进电子货币的发展和推广。为此除了传统的POS、ATM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也是电子货币发展的重点平台。近年各家银行相继推出了各种与电子货币有关的服务, 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务领域。例如“电话POS机”、网上批量扣收业务等。
(四)积极开辟电子货币应用领域
电子货币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成熟的出现,对支付系统甚至是商业运营模式都具有巨大的冲击。消费者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的是无所不在的全面商业服务,而商业银行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的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全球化市场。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新的化境下重新建立市场信息化背景的业务模式,适应电子商业时代的来到。从国外的发展来看,信用卡是业务已经成长为国外商业银行的盈利支柱,在国内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信用卡业务对于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性。大力发展信用卡等其他电子货币是商业银行在未来金融界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大力发展各种电子货币业务,积极努力开辟电子货币的应用领域。
四、结语
电子货币的出现,对我们国家整个社会和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中国整个社会应该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非现金支付时代。虽然我国的电子货币仍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发展缓慢,但不可否认它将是未来货币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对银行业来说,当前电子货币的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这种无纸化的潮流是顺应货币发展而产生的,以电子货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电子银行也将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再过10年或20年,客户跑到银行网点通过叫号机叫号办业务的生活方式将会一去不复返。
总之,在这个电子银行欲破茧成蝶且电子支付领域发展风生水起的时刻,重新认识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 制定新的经营战略,抓住时机转型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 银行业开展有关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讨论,使得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何向信息化经营转变, 与金融电子化趋势相适应是目前最重要的课题。在经历这个艰难蜕变的过程后,相信银行业对社会的金融服务职能更将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周虹.《电子货币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马特雷斯.《电子货币》[M].商务印书馆.1998
[3]托马斯.梅耶.《货币银行与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 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青.《电子金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 贾德奎,胡海鸥.电子支付系统中的网络效应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0-55
[7]赵家敏.《论电子货币与传统银行业的关系》[J].国际金融研究,1998,(9)
[8] 李代江.《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研究》[J].经济与法,2008(3).89-90
[9]赵家敏,常建功.《网络经济中的银行业》[J].宁夏大学学报,2002,(3):93-94.
[10]谢文璐.《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对银行业的若干影响》[J].商业文化,2009,(2):54-55
论电子货币对银行业的影响(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