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9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必然会使相关行业的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造成影响,本文拟对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增值税转型的背景原因,其次从财务的投资、筹资、财务状态、经验成果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说明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包括:在筹资配股方面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偿债能力显著提高;筹资能力和意愿得到有效改善;会直接强烈刺激企业投资,从而连锁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进项税额增多,固定资产项目的价值变化明显;资产负债率明显降低,偿债能力明显增强;总资产周转率明显提高,营运能力明显增强;每期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随之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也随之降低,企业经营成果有所增加。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 企业财务 影响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增值税的定义和简述增值税的类型
1.增值税是由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Lauré于1954年所发明的一种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从计税原理上来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税种的性质上来说,增值税实行价外税,其具有累退性质,税收最终会转嫁到最后的消费者。
2.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可以分为:
(1)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税款,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未提折旧部分不得计入扣除项目金额。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3)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全部一次性扣除。这样,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仅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的价值,因此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上述三种类型的增值税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处理不同,因此,对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影响也不一样。从财政角度来说,生产型增值税的收入效应最大,消费型增值税的收入效应最小;从纳税人角度来说,生产型增值税的激励程度最小,消费型增值税的激励程度最大。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配合我国经济的结构转型。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意义
1.帮助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增值税改革,允许企业抵扣购时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可消除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据财政部测算,此项改革财政减税超过1200亿元,是我国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较大的一次,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推进完善我国增值税制度改革
增值税制的最大优点是避免生产专业化过程中重复征税的问题,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的固定资产所含已征的增值税,其重复征税最严重。本次转型改为允许外购设备的增值税一次抵扣,就消除了部分重复征税的现象,虽然不彻底,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降低了小规模承担税负人的课税率
在增值税转型改革前,依据经国务院批准税收条例的规定,小规模性质类应税主体被划分为工业与商业两类,课税率分开适用为6%与4%。为平衡小规模性质类应税主体与一般性质类应税主体之间的税负水平,最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扩大就业,需要迫切解决降低小规模性质类应税主体的课税率问题。另一方面的是需要考虑到许多小规模性质类应税主体的混业经营较为普遍,对自身难以明确划分工业与商业两类,因此修订后的增值税征管条例对小规模性质类应税主体便不再设置工业与商业两档课税率,而是将课税率统一降低至3%。
4.刺激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配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和筹资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