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势必限制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目前,我国的优质上市资源外流情况较严重,很多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优秀本土企业都在海外市场上市,原因就是我国的资本市场没有为私募股权基金创造出良好的退出通道。应该在统筹考虑资本市场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继续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逐步完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为私募股权基金参与股权定向增发创造条件;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通道;完善和探索统一监管下的股权转让制度;积极拓展发行市场的运营方式,充分利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创新系统,建立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构建全国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相结合的统一市场体系,满足经济生活中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中介服务机构
由于私募股权融资的专业性很强,企业需要由专业的顾问公司或投资银行为企业作一个全面的诊断分析,提出现实的发展规划和盈利预测,制定一个合理的企业估价和融资金额及资金预算,才能有效地说服各种投资商,并确保企业引进资金后实现与投资商订下的盈利或收入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私募融资顾问的专业知识来寻找切实符合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私募股权投资商,以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和确保与投资商之间双赢的结果。我国与私募股权基金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没有发展起来,许多业务都是由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运作完成的。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咨询公司开展私募股权融资顾问业务,为基金和需要资金的企业牵线搭桥。但因为有些中介机构在推介项目的过程中不但收取推荐费用,还经常提出要持有被投资公司的股份股份,这样会增加交易成本。因此,大部分私募股权基金很少通过中介找项目。但也应看到一些机构是可以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中介服务的,如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机构、融资代理商、数据以及调查机构、人力资源顾问、财产的代理商和顾问、信息技术服务商、专业培训机构、税务以及审计事务所等,其业务可以从各个方面为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提供服务,保证投资产业高效、专业的运转。虽然我国目前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不甚成熟,更没有形成体系,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些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五)设立私募管理机构监管基金管理人
从国际经验看,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美国以规范投资人为主,而英国则以监管基金管理人为主。虽然方法不同,基金管理人的重要性却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对私募股权基金监管倾向的做法是,将具体认证管理人资质的权力委托给由独立专业人士组成的委员会来行使,目的主要是从基金管理人的业绩记录等方面进行考核,但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基金管理人的素质,我国政府应该培育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加强对基金管理机构的监管。无论是公募投资基金还是私募投资基金,其特点都是专家理财,所以对管理机构的培育和监管至关重要。一个基金的运作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管理团队的素质,所以政府所关心的监管的应该是该管理团队的素质而不是这个管理团队发起的具体基金形式。因此,我国应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设立专门的私募管理机构,将对基金公司的管理和对管理者的管理结合起来,设立相应的私募协会,将目前在民间集会性质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高峰论坛正规化,将在私募股权基金界有很强影响力的人物注册为私募管理机构的会员,通过对人的管理而实现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
(六)允许金融机构参与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的高风险表现在它投资于不成熟、未上市的企业,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进行投资,因而风险比较大,但回报也比较大,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其风险和收益都是相对的。金融机构是一种经营风险的企业,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不在于它所从事的业务金融风险有多大,而在于它对其所从事的业务风险是否有足够的认识,是否能够很好地驾驭这种风险,是否能够把风险控制在自己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能够做好上述几点就应该允许其参与到私募股权基金中来,监管者应该从风险承受能力的角度加强对私募股权基金参加者的监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介入私募股权基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一种趋势,我国政府要适时引导其往健康的方向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和主要股东应该从资产组合的观念、风险控制力和风险承受力的角度来研究是否允许这些机构投资者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我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经营方面虽然都需要具有稳健性,但如果用其资本金的一、二个百分点来从事高风险投资,然后对将要发生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这并不会影响其稳健经营的初衷,各金融机构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风险投资组合。多家金融机构的参与将促进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尽快成熟。
(七)税收优惠是扶持PE的核心政策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扶持政策是推动PE发展的杠杆,而税收优惠作为其中的核心,是影响大、效率高、效果明显不会扭曲PE治理结构的政策。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风险资本起步后,其资本利得税率在1968年曾经从25%提高到49%,导致全国VC额从1969年年初的1.71亿美元萎缩至1975年的0.01亿美元。1978年,美国资本利得税率降至28%,1981年进一步降至20%,结果当年的VC额比上年几乎增长一倍,到1986年,美国VC资本额达241亿美元,是税制改革前一年的10倍。由此可见税收政策对风险资本发展的影响。PE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中小企业成长、促进就业有着显著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税收优惠上的国家冷、地方热,或许显示了地方政府对PE作用更充分的认识,对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有更迫切的需求。但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看,地方的热情依然需要国家层面的肯定和推动。只有国家明确对PE的扶持政策,PE行业才会实现快速发展。
私募的融资方式作为企业融资的一条隐形通道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相关法律的出台,这条隐形通道必然会成为连接投资者与广大企业的阳光大道,为广大中小企业源源不断输送资金。广大企业家应了解它、运用它,为发展企业获取合法、安全和有效的资金寻找另一条通道。私募股权投资是新技术从研究开发、通过成功商业运作、逐步进入科技应用的重要前提。同时,那些非技术导向企业也可以从私募股权投资中获益。私募股权在企业更新换代时提供资金,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战胜企业主转变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罗亮森,刘海东,李东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中国金融,2011(24).
2. 邹晓琴.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私募股权融资.商场现代化期刊,2010(12).
3. 袁子恒.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学术期刊,2010(5).
4. (美)迪•樊,刘建华译.融资-奔向纳斯达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5. 袁晓玲.小企业经营管理谋略与技巧.科学出版社,2004.
6. 崔凯.与资本共舞.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7. 陈玮.我的PE观.中信出版社,2011.
8. [德]斯•君德尔,布庸•卡佐克著,吕巧平译.私募股权.中信出版社出版,2011.
9. 胡世良,钮钢,谷海颖.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0. 冯坡. 投中观点:2011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十大最受关注交
我国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