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当前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开展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针对中小企业还存在的问题以及客观环境状态,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战略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当前状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进出口占企业进出口总量60%,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分别占到企业就业总人数的75%。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由中小企业完成。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逐步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
首先,中小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6%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三,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二、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
作为企业组织的较小规模单位,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来自外部社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内部的制约因素,中小企业是一个在上有国际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下有多如牛毛的个体工商业者挤压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独特的位置决定了它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艰难。目前对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所存在的企业内部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管理体制陈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目前的许多中小企业还处于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同时相对陈旧的管理体制势必制约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模式基本处在以企业主为核心的个人思维管理状态中,企业中管理层面划分不明确,基本处于一人指令,全员执行的管理状态。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随心而动,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制约机制。中小企业管理体制陈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企业人才管理机制还未进入正轨
大多数中小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中小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中小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中小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中小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同时中小企业发展状态的不稳定,企业效益的波动,员工收益的有限均成为企业各级人员频繁流动的导火索,人员的动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人才管理机制的不入轨,最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动力。 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