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国家扶持政策,获得生产要素的难度和成本降低,国际化发展的机会也很多。但是,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比如,战略规划能力差、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都说明加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着重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对策措施
【正文】:
一、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深受其害,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相继倒闭,这种状况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尤甚。据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统计,2008年全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共有7304家中小企业倒闭,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行业。我国传统中小企业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缺点暴露出来。理论上说,当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大企业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中小企业则可以在大企业不宜进入的领域发展;当经济环境动荡时,大企业由于规模过大,行动迟缓,反应滞后等原因而发展不利,而中小企业则显示出空前的活力和适应能力。但是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显示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反而是一大批企业相继倒闭。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服务价值和最终产品价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上缴利税约占43%,新增就业机会中有6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没有政府补贴、没有政策的倾向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中小企业更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发展中小企业就是从根本上发展我国经济,所以中小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服务价值和最终产品价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上缴利税约占43%,新增就业机会中有6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发展中小企业就是从根本上发展我国经济,所以中小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的概念及其发展重要性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联合发出《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重新确定了中小企业标准。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将企业规模划分的对象定位为法人企业或单位,把从业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作为划分依据。该标准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的工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以《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作为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二)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保持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是稳定财政收支的基础,也是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增加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90%以上。在我们的吃、穿、住、行消费品供应中,中小企业的产品占绝大部分。1999-2009年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所创造的新增工业增加值中,有38.32%来自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新增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中,有39.79%来自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6%,上缴税收占46.2%,其出口额占到全国出口量的62.3%。近20年来,尤其是在近几年国有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增加量的30%,工业增加值增加量的50%来自于乡镇工业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否保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对于确保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
中小企业不仅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解决我国社会就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大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为劳动密集型,又因其数量巨大,为我国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最大载体。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自1978年以来,它们共创造了3.3亿个就业岗位。当前,中小企业为城镇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我国目前工业就业份额的85%,商业零售业就业份额的90%为中小企业所占据。从新增就业来看,中小企业也是增加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吸收了大量下岗职工,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数以百万计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数以亿计的需要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构成的巨大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诸多矛盾的一个焦点。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一任务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完成。
3、有助于技术创新增强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有着必然的联系。大量的实践表明,众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最初都是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用、广泛、高效,在许多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在规模较小的特殊消费品市场中,中小企业往往是重要的产品和技术的提供者。虽然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业有经营方式灵活的优势,因而具备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中国百分之六十五的发明专利,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技术创新,百分之八十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人力资源中具有较高教育水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群体。
三、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第一,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国家扶持政策。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多次下调银行贷款利率、取消100多项针对中小企业的行政费用、安排35.1亿元中小企业专项基金、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和比重、政府增加对中小企业采购,等等。这些政策为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中小企业获得生产要素的难度和成本降低。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要素市场供大于求,中小企业获得稀缺资源的难度和成本、生产要素配置的组织成本不断下降,降低了中小企业进入其他行业的成本,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和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第三,中小企业获得国际化发展的机会。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国外部分企业急需资金注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人民币不断升值,降低了购买先进设备、获得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成本,有利于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战略规划能力差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发展战略不明晰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因为在中小企业成立之初大多数是由个人创建经营的,企业的高层大多数也是由创建人直接任命的,这样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言堂”的传统。但是到了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和经济形势日益多变的今天,这种弊病就凸现出来,战略决策的盲目性、优秀人才选择与使用的随机性、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科学的落后性都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在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危机并存的时代,企业没有良好的战略规划能力是不容易生存的。2008年至2009年两年之间,全国倒闭的中小企7.8万家,其中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这说明在复杂经济形势面前缺乏正确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缺乏宏观环境分析和长远战略规划能力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难以生存的。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在日前完成的对全国301位中小企业负责人的抽样调查表明,目前能够制定长期的策略性市场营销计划的中小企业只占17.1%,其余多半企业没有制定此类计划。在没有制定长期计划的企业中,制定每年财政预算和市场营销计划的占38.3%,只制定财政预算的企业占21.5%,另有22.8%的企业基本上不制定任何计划。
2、企业资金链断裂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