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阶段中国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做出贡献,而企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企业领导者。一般研究认为领导要素为领导者、追随者、环境、过程和结果。为实现有效领导需要领导者具备优秀的素质。企业领导者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引导企业正确经营。领导者好的个人魅力素质,能吸引追随者跟随领导者前进。领导者的学习创新与变革能力,能指引着企业更好更科学的发展。领导者的决断能力,能够驾驭企业做出正确行为。领导者进行道德、领导者魅力、学习创新与变革、决断力等素质的培养与实践,让领导者对追随者、环境、过程和结果都产生了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领导力的提升。领导者具备优秀素质去领导中国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领导、领导者素质、领导力
【正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中国GDP为39.798万亿人民币,按当先外汇牌价折算是5.88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GDP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中国GDP占世界比重已达9.5%。2010年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国入榜企业数量再次刷新,共有54家企业榜上有名,超过了去年43家的纪录。这一变化已充分说明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是中国只是一个经济大国,并非一个经济强国,中国还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GDP是3678美元,排名世界第100位。这说明中国发展经济还有一个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效率。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主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好坏的关键,是看这个国家企业发展的状况。企业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个体,它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人物企业的领导者,又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企业领导者的水平,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成功与否。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企业领导者。
一、中国企业领导者素质研究的背景
(一)领导定义的探讨
现代领导学理论源于西方管理学研究。当今领导学界对领导的定义有许多种。比如领导的定义为,领导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关系,它的建立需要时间,并且涉及领导者与追随者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是内在于环境的资源,它指引着实现目标的方向。(注1)领导是团队内部2个或2个以上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通常会涉及对形势的构架或重建,以及团队成员的认知和期望。(注2)以上是我认为对领导概念比较准确的两种定义。一般研究认为领导应具备的五个要素为领导者、追随者、环境、过程和结果。本文讨论的领导者为企业领导者。领导者是负责任并指导行为或者行动的人。(注3)领导者的行为是其所在组织行为的风向标,他的行为决定组织行为的方向。追随者是在领导者的指挥和带领下行事的人。(注4)领导者需要有追随者,追随者能帮助领导者实现共同的目标。环境是领导者及其追随者所处的形势——包括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的或工作的、动态的或静态的、紧急的或常规的、复杂的或简单的等情况。(注5)领导者每时每刻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环境,要求领导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领导者应具备应对不同环境的能力,这是成就卓越领导者的重要素质。过程反应了领导行为的内容,过程在本质上是多维度的,包括领导、追随、承担与放弃定义形势的权利、提供达到目标的指导、交流以及关系的建设(例如信任、尊重与工作)(注6)领导者在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决断力,要能够充分的控制组织。结果几乎囊括了领导者与追随者、领导者与形势(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如对一位能力超群的领导者的敬意、目标的实现、顾客的满意、高质量的产品或对某位领导者采用的惩罚手段的反感等等。(注7)领导者应追求组织和谐并可持续的发展结果,不要去干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事情。此外,领导是团队工作的核心;是个人品质及其产生的效力;是一种活动或行为;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效果;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角色;是组织结构的创建者;是一种诱使他人服从的艺术;是施加影响力的过程;是劝说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权利关系等等。目前学术界并未对领导定义达成一致意见,领导学研究被誉为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死亡之谷。领导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著述中就有关于领导方面的论述。时至今日,古今中外的学者对领导学研究处于不断创立又不断推翻的状况之中。世界上对成功的领导者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领导理论是一个十分值得去探讨的论题。
(二)领导者及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是具有领导特征的人。领导者是一个理想远大、道德高尚、能力卓越的自然人。领导者有自己不同于一般人的理念,领导者的行为是领导者理念外在的一种形式,他的行为直接作用于组织,对组织产生直接的影响,指引着组织发展的方向。
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领导者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根据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意识形态水平会增强人的行为作用效果。领导者的素质决定领导者所做出行为的作用与意义。为了领导者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就必须去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增强正确行为的能力。
领导者素质作用的直接体现,就是领导者领导企业的业绩好坏。优秀的领导者素质,会让领导者带领企业发展为一个卓越的经济组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复杂,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者,领导者每时每刻都面对着复杂的经营环境。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让企业像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的船只那样破浪前行呢?这需要驾驶这艘船的船长具备高超的技能与经验,能在遇到大风大浪时处惊不乱,驾驶着船只乘风破浪的前进。
(三)领导者具备的素质
要想成功的去领导一个企业,除去一些传统因素、权利因素、资历因素等外,领导者必须具备一些优秀的素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都认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领导者更是企业人才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那么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应具备哪些优秀的素质呢?
第一,领导者在领导位置上要有一个正确的领导观念。领导观念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在道德的指引下企业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经营。2008年12月10日,纳斯达克前主席伯纳德•麦道夫被儿子告发,由此引出一个可能长达20年、高达65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成为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庞氏骗局”欺诈案,麦道夫被判处监禁150年。
第二,领导者树立个人的魅力,魅力的力量往往是隐形的,但却是无穷的。一个魅力的领导者是具有号召力的。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在总结他多年的管理经验时说:如果你想做企业的老板,简单的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上天的缘分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知识;如果你想做企业的领袖,则较为复杂,源自你的力量、人格的魅力和号召力。
第三,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人类文明日新月异,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现在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领导者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的领导。在学习的同时要有不断创新变革的理念。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跻身于一流企业。比尔•盖茨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软件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盖茨撰写了《未来时速》一书,向人们展示了计算机技术是如何以崭新的方式来解决商业问题的。
第四,领导要有决断力,领导者在当企业遇到向何处去发展及面对生死存亡等的时候,必须做出正确决断。在英特尔面临它的利润一落千丈的危机时刻,从1984年的1.98亿美元下降到1985年的不足200万美元。当许多经理还在喋喋不休地纠缠于细枝末节,格鲁夫却毅然挺身而出。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格鲁夫回顾了当时的情景,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他和戈登一直进退维谷、踌躇不决。一天,看着窗外远处旋转不停的游乐园大转轮,格鲁夫忽然转向戈登问道,“如果我们被踢出门去,董事会找来新首席执行官,你认为他会怎么干?”戈登不加思索地回答,“他会立刻退出记忆芯片的生意。”格鲁夫盯着他,稍后说道,“为什么你我不能自己走出那扇门,然后再回来,由我们自己这样干呢?”
根据以上观点,现总结领导者素质及影响作用
以上四点素质是成功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下面对上述四种素质分别展开探讨。 对领导者素质的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