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它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未来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充分运用文献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探讨,^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地位、特点、作用,并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典型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以期能为有序推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引言:
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未来的整体竞争力。但是近些年来,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却并不乐观。外界竞争日益激烈,加上企业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自然淘汰率相当高,从改革开放至今,能够存活下来的只占总数的20-30%。有资料显示,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40-50年,欧洲与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为7年,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4年,企业寿命明显偏短。因而实施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使中小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中小民营企业的地位与特点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经济地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小民营企业。由全国工商联主编的2006民营企业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06)》指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
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我国企业数量的80%以上。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总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都是中小民营企业创造的。我国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开发的。今后新经济增长点还将是中小民营企业。
同时,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全国75%的就业岗位。其中,中小民营企业是吸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经济部门。
(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数量多、寿命短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之多,比重之大,堪称世界之最。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中小企业数量最多年份达1000万家,最少的年份也有700多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始终都在99%以上。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中小企业数量更大,几乎全部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90%是民营企业。
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企业难逃“短命”的厄运。据调查,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死亡10万多家。我国有85%的中小民营企业在10年内死亡。
2.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达90.5%,银行贷款和非金融机构融资比例仅为4.0%和2.6%,其他渠道为2.9%。这意味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资金滚动起来的。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3.组织机构不健全
家族企业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存在形式,企业内部大多实行家族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家长是企业的核心,完全掌控着企业的全局,企业内部裙带关系繁多,没有清楚的岗位分工。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内容增加,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内部事务日渐繁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过去简单原始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己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求。从而家族管理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发展。
4.受外界影响较大
中小民营企业受自身规模以及技术等重要因素的制约,相对于大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来说,抵抗风险的能力要弱很多,因而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面对剧烈的市场环境变化,中小民营企业前景堪忧。
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综观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