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汽车能源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工业发展要面对的问题,对我国而言,有其特殊性。我国的汽车普及才刚刚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轻日益严重的能源压力,赢得自主创新的主动权。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状况,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发展对策
【正文】:
目前,全球范围存在着汽车能源的问题,对我国而言,有其特殊性。我国的汽车普及才刚刚开始,增量需求巨大。如果不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个规模之下,我们的燃油供给将存在将近一半的巨大缺口,对我国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赢得自主创新的主动权。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一现状,给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状况
现今,石油类型的交通能源压力日渐突现,客观上导致以替代燃料和混合动力为代表的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全球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变革及趋势
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量来自发展我国家。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4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与我国密切相关的亚太地区的石油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见右图1-1),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消耗也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全球已达成共识:交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图1-1亚太地区的石油供需形势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汽车业迅猛发展。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570万辆,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自主品牌轿车和汽车出口均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20年前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之一。但是,当我国刚刚到达汽车社会门槛,车用石油消费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还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时,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同时,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这充分表明,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问题将来势更猛、影响更大、挑战更加严峻。按传统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发展下去,不可持续,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未来20年是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历史上,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一直处于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的核心位置。十九世纪,煤和蒸汽机火车引发了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二十世纪,石油和内燃机汽车促成了美国的经济腾飞,把人类带入了基于石油的经济体系与物质繁荣,也带来了能源环境的巨大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替代燃料和混合动力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迅猛发展,相互竞争,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变革,预示着人类将要进入后石油时代过渡期和能源动力技术创新突破的机遇期。
(三)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然性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