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的定义及内涵,然后就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展开分析,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来提高审计质量,同时通过提高审计质量保障公司各方的权益。特别详细论述了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治理结构、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完善治理
【正文】:
西南交大经管学院教授肖作平在2006年以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以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0~48.56%时,审计质量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48.56%时,审计质量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第一大股东性质显著影响审计质量,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的公司,其审计质量显著低于第一大股东为其他性质的公司;国家股比例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
姜巍、樊心月在2004年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审计质量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审计是鉴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受保护的程度。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股、增股和扭亏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时,审计的作用是否真正发挥,更多的表现在注册会计师能够保持其独立客观的立场,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即审计质量表现为注册会计师有效检测并抑制被审计单位盈余管理的程度。现实中,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少制衡措施,使得管理层不仅能轻易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优势进行盈余操纵,而且对注册会计师的聘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质量很可能受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在对审计产生自发需求的同时,也会为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降低公司管理层对审计行为的阻碍。因此,本文试图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二者的关系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及现状
(一)什么是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通过权力的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
1.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股权分散,股东有可能失去控制权,企业被内部人(即管理者)所控制。这时控制了企业的内部人有可能做出违背股东利益的决策,侵犯了股东的利益。这种情况引起投资者不愿投资或股东“用脚表决”的后果,会有损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要从制度上保证所有者(股东)的控制与利益。
2.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
这包括对经理层与其他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处理企业各集团的利益关系,又可以避免因高管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 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