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靠能人做大,靠制度做强,靠文化做久。民营企业与外资和优秀国企的差距,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制度的完备,更在文化的生命力。优秀外资企业大多也是历史悠久的民营企业,他们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愿景、各具特色的使命、强烈的企业社会公民意识、基于多赢的价值观,构成了其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已成为其企业的根基、员工的DNA,赋予了企业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摆脱了把挣钱视为企业唯一目标或最高目标的初级阶段,进入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这方面,我们的民营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味强调结果导向,其必然结果是团队不稳定,人心不稳定,打短工心态严重,短期效应突出。在绩效管理中强化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举措。
优秀民营企业鼓励一般员工做“操心员工”,鼓励各级管理人员做“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把企业文化融入其胜任力模型、绩效管理之中,从而确保了企业文化的实践和传承。
组织绩效来源于个人绩效,个人绩效服务于组织绩效。有什么样的个人绩效设计方案,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绩效结果。如果个人绩效设计只是一味地鼓励单兵作战,再是大张旗鼓鼓励团队合作都是喊口号,走形式而已。不能落实到绩效管理制度上面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都只能永远挂在墙上,挂在嘴上,无法落实到行动中去,无法在人们的日常实践中扎下根。在这方面,领导想要的和实际结果永远是脱节的。不能寄希望于只凭几句口号,几个典型,员工就能自觉的有长远眼光,全局观念,顾全大局。绩效考核如果不考核或者不以有效形式考核企业价值观,那么,价值观永远只能在空中飘。
关于价值观与绩效的关系。可以有A、B、C、D4种关系。如下图如示:
A 类高业绩同时高度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员工是所有企业都欢迎的,都需要的。问题是如何对待B类高度认同企业价值观但是业绩欠佳的员工和C类业绩良好但是并不太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员工。一个人没有绩效,如何归因?是因为缺乏绩效能力还是因为缺乏企业推崇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放弃那类员工?很多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理念是只要能给我挣钱的就是好员工。就是说,人品、价值观是其次的。结果我们看到,一个能人也把一个企业做起来,也能毁掉一个企业。民营企业要汲取经验教训,在绩效管理上要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只有价值观一致,才能走得远。
(五)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依紧密程度进行关联
组织绩效一定是组织内所有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绩效应该也完全可以跟个人绩效依据关联程度及进行挂钩,让组织绩效的好坏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发生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让个人与企业共进退,抱的更紧。
(六)完善绩效管理手段
渡过生存期进入发展期的民营企业,开始二次创业。此时老板们开始思考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单纯的以销售或利润为导向的业绩考核的诸多弊端也被逐渐认识到。开始认识到要实现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平衡,认识到对不同岗位需要进行不同的考核。
如果说体力劳动为主的企业和时代,以惩为主基本能接受。在以脑力劳动者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已成为大众共识。管理手段要从以惩为主调整到以奖为主,从以压力为主调整到以动力为主,从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到主动自我管理为主,从单纯的物质激励到物质精神激励并重。从对员工个人业绩的认可到同时认可团队业绩。这是一个张扬个性、鼓励创新的时代。绩效管理手段要创新,激励方式也要创新。
(七)增强绩效沟通和培训
没有沟通就没有绩效管理。某种意识上,绩效管理就是沟通。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魂。在绩效计划阶段,在绩效实施阶段,在绩效考评与反馈阶段、在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阶段,都需要增强沟通。让绩效管理成为联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完成企业绩效目标的舞台。
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营企业有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品牌、市场、人才的积累,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杆的国企脱胎换骨,正在卷土重来。外企在其全球战略中开始把中国市场放在更重要的层面来考虑,早已在中国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他们开始放下身段,进军中端甚至低端市场。在这出三国演义的时代大剧中,资本、技术、市场和人才的竞争都将更加激烈。这要求我们的民营企业要与时俱进,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更宽阔的视野、更科学的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民营企业,它是一柄双刃剑。用的好,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提升我们的管理与业务;用不好,会形成瓶颈效应,继续阻碍我们的管理提升与业务发展。这是民企发展过程中必须闯过的关口。
我们相信,与时俱进的民营企业将在充分汲取自己和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行业企业特点的绩效管理。在学习、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最适合自己的管理。从而让其管理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林新奇:《绩效管理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2、方少华、胡颖颖:《绩效管理咨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3、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4、赵日磊:《绩效魔方——一个HR眼中的绩效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特点分析(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