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公众了解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证券监管机构了解和监管上市公司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上市公司屡屡违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不断发生,社会公众往往成为证券交易的最终牺牲品。本文拟从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探究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现状、原因,并针对现有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制度完善
【正文】:
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各种不规范的情况。然而证券市场上多数的违规、违法问题均与信息披露有关,据新华网深圳6月17日电,在深交所2009年度信息披露的考核工作中,共有18家上市公司不及格。其中,深交所主板不合格公司12家,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不合格公司6家,由此可见,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完善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信息披露制度概括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
信息披露制度也叫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等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和公告,以便投资者了解其情况的制度,它包括发行前的信息披露和发行后的持续性信息的公开制度。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
信息披露制度是管理证券市场的重要手段,是证券法的“三公”原则中“公开原则”的具体要求和反映,也是证券监管的重要方式。同时,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主要的制度。对于证券发行申请人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的信心和责任是证券市场存在的前提。因此,必须重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投资者的信心哪里来?就需要根据信息披露的内容来确定。因为作为投资者它无法对没有投资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他只能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来判断投资对象,如果信息披露不健全或者信息披露是虚假的,那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的不公平。
2.有利于我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并逐渐走向规范化、国际化。进行正常的信息披露,也有利于国外投资者对我国的证券市场进行投资。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欠缺资金的支持,通过海外融资可以迅速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
3.有利于加强对证券市场的有力监管。随着对信息披露立法体系的完善,它将最终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的时间短,经验也不够,在证券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市场规律不和谐的情况。证券主管机关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做到有效配置社会资源。
信息披露制度起源于西方,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有关西方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史。
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一)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
1、信息披露内容范围从窄到宽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证券监管体系中,信息披露制度是首要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各国的证券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信息披露制度作为完整的法律制度的确立发生在美国。1911年,第一部州级证券立法在得克萨斯州通过,此后2年间有22个州相继制定了类似的证券管理法。这些早期的州级证券立法被称为“蓝天法”(1)。在各州“蓝天法”的基础上,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对信息披露作了明确的立法规定,前者对信息的初次披露进行规定,后者对持续信息披露进行规定。在《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框架下,已初步形成了信息披露制度框架。当时信息披露的理念是:信息内容局限于数量上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又可称为硬信息能够直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不支持不直接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但直接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质量和业务素质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可称之为软性信息。另外,未来的预测性信息如盈利预测等信息也被称之为软性信息。
大规模的兼并浪潮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等不确定性的出现,使硬性信息难以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管理当局更加意识到软性信息的透明对投资者决策至关重要。此后,逐渐地,软性信息透明成为证券发行公司的强制性披露要求。1995年,有关法案进一步采用了修正的安全港规则(2),规定了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免责制度,以减轻预测性信息披露者的潜在诉讼风险,进一步体现了对预测性软性信息披露的支持。 试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