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绩效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应用。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和开发工具,成为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在实施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效果。怎样才能出现绩效考核中出现的消极因素,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绩效考核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目前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绩效考核方法发挥作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探索了适合当前企业情况,并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绩效考核、实施对策、绩效沟通
【正文】:
一、 绩效考核的相关概念。
(一)、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
(二)、绩效考核一般程序如下:
1、人力资源部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发放绩效考核表;
2、员工以本人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本人逐项评分;
3、直接主管以员工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员工逐项评分并写评语;
4、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评核打分,总评核后直接主管将考核结果告之员工;
5、季度或半年考核时,各业务部或职能部仅向人力资源部递送绩效考核分汇总表,考核表存在各业务部或职能部门。年终考核时,应将年度绩效考核表和考核分数汇总表一并送交人力资源部;
6、员工的年终考核分数汇总表交人力资源部存档,人力资源部对年终考核结果做出分类统计分析,报主管总经理签核。
(三)、绩效评估的目的
1、对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
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
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
4、对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
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需要;
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
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四)、考评的原则
1、公开性原则:管理者要向被管理者明确说明绩效管理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使绩效管理有透明度。考核可能会根据不同时期,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作为管理者,因第一时间将考核的侧重点告之被考核者,让他们明白你的要求是哪里。
2、客观性原则:绩效管理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对被管理者的任何评价都应有事实根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情色彩。按事先约定的内容进行考核,以数据为依据,好的考核工具是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最终的评分基本一致。
3、开放沟通原则: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估者,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应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沟通。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考核让员工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让员工知道自己的优点,有效地扬长避短。
4、差别性原则: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绩效评估时,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贴切的衡量标准,评估的结果要适当接开差距,不搞平均主义。
5、常规性原则: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职责,对下属做出正确的评估是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绩效管理的工作必须成为常规性的管理工作。
6、发展性原则:绩效管理通过约束与竞争促进个人及团队的发展,因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将通过绩效管理提高绩效作为首要目标。任何利用绩效管理进行打击、压制、报复他人和小团体主义的做法都应受到制度的惩罚。
7、立体考核原则:增强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8、及时反馈原则:便于被考评者提高绩效,考核者及时调整考核方法。
二、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企业从事绩效考核的还不长,企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原因,不可避免在绩效考核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案例:
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公司有员工一千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设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设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在同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中,该公司无论在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还是在业绩上,都是比较不错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该公司面临着众多小企业的挑战。为此公司从前几年开始,一方面参加全国百家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着手从管理上进行突破。
绩效考核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是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核方案,以使考核达到可操作化程度。 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