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按企业产权变化,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家族产权+家族成员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是“温州模式”,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三位一体,企业由家庭作坊逐步发展而来。二是家族产权+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引进的社会公众成员)共同管理。在这类企业中,制度化管理逐步与亲情管理有机融合。三是非家族产权+家族成员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是传统“苏南模式”以及部分“准家族化”的国有企业,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归乡镇集体或国家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经营管理掌握实际的剩余控制权。四是“红帽子”型。表面上顶着乡镇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的帽子,实为家族企业。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掀起了家庭经营的第一次浪潮。随着对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认同,占据私营经济绝大比例的家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全国工商联10月6日公布的2007年度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2007年,全部2950家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54477.80亿元,同比增长29.37%;资产总额41714.83亿元,比上年提高30.14%;税后净利润总额2753.57亿元,增幅高达47.02%;缴税2181.78亿元,员工人数669.49万人,出口总额924.85亿美元。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企业规模: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但不乏少数大企业
我国家族企业复苏和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暂,大多数家族企业的规模扩张不快,总体上企业规模还是比较小。今天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仍是小型企业。即使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企业规模也还是偏小,浙江中小个私企业其数量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8%以上。当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家族大企业也不鲜见。如用友软件、太太药业、广东榕泰、天通股份等一批上市的家族企业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型家族企业。
2、企业产权: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处于绝对控股状态
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在股份中占有主体地位。在2002年,课题组对温州乐清的家族企业进行了调查,在88家企业中,除36家企业的企业主是100%拥有产权外,有52家企业的产权是控股型的。从调查中还可以发现企业主基本持大股,在所调查的企业中,有17家企业的业主持股50%以上。
3、管理方式:家庭成员在家族企业中居于要位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中小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中小私营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最普遍的老板身份,大部分企业是投资者与经营者一体化,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表现出深厚的家族控制特色。
4、组织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占较大份额但往往名不符实
根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的《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中有约1/7实际上是一个人投资,登记为何种类型的企业,完全取决于私营企业经营的需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的主要法律组织形式,但是相当程度上这是私营企业主规避制度风险和改变企业自身形象的一种摆设,其本身并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现代特征。一些私营企业设立各种监督制衡机制,并非完全出于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的考虑,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改变企业自身形象,并与外界建立一种相互融通的渠道。
5、代际传承
目前我国多数家族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处于创业者的掌控之中。1997年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私营企业的业主平均年龄只有40.5岁,所以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并不突出。但在一些创业者年纪较大的企业,有的已经由第二代顺利接班,如浙江方太集团;有的正在处于交接班时期。接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稳过渡,多数选择长子接班,目前我国几家有影响的家族企业的接班情况就是如此;另一种是突发式接班,如创业者突然生病、意外事故。
(二)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家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当代中国的宏观经济中,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私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分别在1993、1995、1997、2000、2002、2004年进行了六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1997年的调查显示,中国私营企业大都是家族企业。2004年的调查显示,家族企业仍然是大多数私营企业采用的组织形式。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据,十年间,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私营企业增长了33倍多,年均增长28.87%,总数达到300.55万家;注册资本由681亿元增加到35,305亿元,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48.41%;从业人员由372万人增加到4299万人,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27.72%;创产值由422亿元增加到20,083亿元,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47.15%;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90亿元增长到10,603亿元,增长了近56倍,年均增长49.51%;出口创汇的私营企业74,443户,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1749.68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超过1000万元的占15.2%,超过5000万元的占3.6%,超过1亿元的占1.2%。
家族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家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公有经济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城乡就业人员,减轻了社会的压力。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离不开民营家族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它与市场经济天然相容,互为发展条件,其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去实现。
三、制约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论家族企业的管理(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