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可以看见中国的民营企业中的80%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多是在创业初见成效,并正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的中,小企业。从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家族企业并非终将衰败,而是大有前途。虽然中国的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但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
1、 管理制度欠缺,管理水平不高
(1)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规模逐渐分化,少数成长为大型企业,而为数众多的仍然是中,小企业。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因为体制的、传统的等各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先天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欠缺。目前民营企业其治理结构的规范往往是形式上的规范,或者连形式上的规范也没有,没有落实到操作层面,那么作为企业的员工,尤其是基层,中层的管理者,开展工作也无所适从,不清楚或不完全明白自身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标准操作程序,工作依靠自已自觉性或者依靠听从上级领导的指令或意图来进行,就势必造成工作效益的低下,造成企业管理的低下,企业得不到发展的生气,制约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企业就必需要进行改革和提高,真正实现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需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
(2)企业管理水平落后,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二是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创业之初,大部分属于个人或合伙创办,相当一部分企业沿袭一人所有、一人决策、一人承担风险的家庭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严重窒息了企业活力,削弱了企业发展后劲,而且导致经营行为不规则,给企业生存带来了风险。新成立的企业在扩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发展很快又不容易使人感觉到这些问题。企业存在人才饥渴,换人又相当频繁,挖来的人因为管理滞后等原因迟迟难以纳入机制。有些人是国有企业过去的,有些问题是国有企业的翻版,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做小企业的时候决策非常的灵敏,但扩展到几百人、几千人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正确?
(3)决策缺乏科学性。这主要表现为一些企业主决策随意性强,缺乏民主决策的机制,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和制约,决策受情绪和亲属的影响较大,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很大。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一个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严格地说一个企业如果要进行投资行为时,首先要对投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与防范,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做出理性的决定,从而使企业能够稳定发展。但一些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缺乏长远的规划,短期行为较严重,见什么行业当前能盈利就投资于哪个行业,今天生产这类产品能赚钱就生产该类产品,明天有可能又转向其它。这种非理性的投资,灵活性、多变性、盲目的跟风现象是造成企业财务困难,走向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用人的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有一个好的团队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持续的发展。
2、 人才缺乏,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制约了企业利益的增长
(1)人才吸纳乏力与使用不当。民营企业在20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证明了自身机制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和传统的文化背景,造成许多民营企业在吸纳人才上存在着严重的危机。据报道,愿意到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很少,即使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满怀希望进入民营企业,但也很快又流出。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受到家族制的影响,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任人唯亲,打击和排斥外来人员的做法,没有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造成了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人才的严重外流。
(2)缺乏对人才的培养,造成人力资源的贬值。当今,由于知识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与迅速更新,员工从学校所获得的知识迅速的贬值,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然而,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都存在着短期行为,只使用而不培养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认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越高,人才流失的越快。所以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养,造成人力资源贬值。
(3)监督机制不合理,增大了企业内部摩擦。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组织、激励和监督。目前,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合理,将监督工作过多地放在了行为的结果上,有些企业甚至采取惩罚性的监督机制,不但没有起到真正监督的作用,反而使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内部员工间的摩擦增大,导致员工对企业逐渐疏远。
3、 产权不够明晰,企业内部,特别是家族,家人之间产权争斗
(1)民营企业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不分。许多民营企业是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现有的3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了80% 以上。在企业壮大之后,并没有按照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造,企业的产权与业主的个人产权混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创业者就是企业,企业就是创业者”的所有权模式,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使企业的发展深受个人和家族的制约而无法独立存在,企业的永续性和整体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2)民营企业家族成员,自然人之间产权界定模糊。在家庭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家族企业内部并没有将股权终极化,即终极到自然人,量化到个人。在企业发展初期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靠血缘关系或亲情团结一致,共同度过创业初期的难关,相互之间的利益磨擦少。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财富的积累,家庭成员间的利益冲突必然会加大,迟早会提出在各个成员之间重新界定产权的要求,这是“经济人”的本能。如成员之间无法对产权的界定达成一致,往往发生家族,家人之间的产权争斗,把耗费精力明争暗斗的同时,使企业的发展受到打击,使企业的员工也成为各成员帮派的成员,最终导致由于“分家而分企业”或“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影响民营企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民型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对策 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