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日常考评是各级考评主管进行月度考评的重要依据,按照工作日志制度组织实施,各级考评主管、管理人员建立工作日志,班组级考评主管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分工、点评和要点记录,各管理人员对本岗位当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记录。部室(车间)和车间主管每周对职能管理人员和所辖班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要点记录,作为对月度考评的过程控制(月度考评输入)。
绩效管理考评工作动定结合,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既涉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直接影响员工个人的利益和发展,是整个绩效管理系统运作的重重之中。企业需按照上述要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五、建立一制二环三级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在整个绩效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导向和绩效考核的前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与企业性质直接关联,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因此,绩效管理体系的制定要结合企业性质、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机构和工作标准,运用各种科学的指标定义方法和手段具体完成。一制二环三级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有业绩、否定、评议三类指标构成。
(一)业绩指标
1、业绩指标的分类
业绩指标分为关键业绩指标(以下简称KPI)和一般业绩指标(以下简称CPI)两类。KPI指的是对组织战略目标具有重大影响的绩效指标。KPI指标的类型从时间角度来分有年度和月度之分;从性质来看有机械型(MO)、改进型(RO)和挑战型(CO)之分。CPI是指用以反映企业制度/流程和部门职能执行情况的绩效指标。(注6)
原则上,一个企业的KPI,既要体现企业经营战略,又能做到控制改进;既要能够衡量,数量又不易过多,一般应在15-25之间,依据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职能、创新发展课题确定。企业级KPI根据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划分,按照职能关联的原则进行层层分解,形成部室(车间)KPI和岗位KPI,体现对落实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保障。
CPI从工作流程和制度中提炼产生,体现对企业各层次履行职能与职责的基础管理要求。
2、业绩指标的考核
企业党、政一把手的业绩考核指标为全部企业KPI。
企业高层各副职、总经理助理及副总师的业绩指标为其分管下的KPI,具体在其绩效承包合同中体现。
部室(车间)、班组、岗位年度KPI分别构成其年度绩效合同,合同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年底考核。(注7)
(二)否定指标
否定指标指企业禁止和反对发生的一般行为与结果。其确定依据是企业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中的禁止性事项,可在企业原有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的基础上整理汇总形成《否定指标考核细则》。各级依据本细则直接进行考核。
(三)评议指标
评议指标是指对素质、能力、态度的定性评价指标。(注8)
1、部室(车间)评议指标
该类指标设立的目的在于促进部室(车间)改善工作能力、态度,加强部室(车间)之间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不足。用内部满意度的方式进行考评。根据部室(车间)的管理职能,以管理流程涉及的上级领导、关联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为内部客户,按照客户满意的准则分别设计《客户满意度评议表》,由绩效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对部室(车间)工作态度和能力进行评议。
2、综合评议指标
该类指标设立的目的在于促进管理者在沟通、工作分配、下属发展及个人素质等方面的有效改进。用周边评议的方式进行考评。根据素质、能力、态度等方面评议内容,区分岗位类别设计相应的周边评议指标,形成周边评议指标体系。依据此体系对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主要职能(管理)岗位,定期实行上级、相关同级、直接下级等的周边评议。
六、考评结果应用 一制二环三级绩效管理模式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