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业没有完全建立推行两级预算制度的组织,由财务部门兼任或计划部门兼任,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组织保障,致使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编制、考核与监督都不能落到实处,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得不到真正发挥。致使全面预算管理中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协调和仲裁。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没有一个具体机构来办理,而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出现断层和漏洞。
(三) 预算管理有待于充实完善
目前有不少企业内部的营业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有的只是在进行企业内部或某项业务的管理,甚至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其结果是企业全面预算体系不能建立,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整体预测和决策,也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 预算管理还不到位
部分企业尽管已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但没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编制,而是流于形式。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忽视对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不仅使很多预算指标与市场环境不相容,整个预算指标体系难以被市场接受。而且预算指标缺乏弹性,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这也使企业的预算工作难以推行,因而效果不佳。
(五) 预算目标考核不力
目前在已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考核不力的现象,具体表现是考核部门不明确,考核内容不具体,考核不能形成制度化,考核标准随意性强,致使预算考核不能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
四、 改进勘察设计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如何改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笔者经过实践和探索,认为基本途径就是要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做到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根据本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整改或完善,此外还要正确把握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几个基本环节。
(一)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是实现全面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整体行动规划,因而属于管理导向性的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目标。没有战略意识的全面预算就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就会失去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不可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必须是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全过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从属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的战术和方法。企业的战略导向、战略目标将直接决定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预算重点及其需要从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决定预算目标如何具体确定。全面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定位在企业战略目标上,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有生命力。因此,企业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把握全面预算管理的正确目标和方向。
(二)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从组织体系上保证预算体系的建立 勘察设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