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置理论是由洛克(E.A.Locke)于1968年首先提出的,以后又在许多人的努力下有了新的发展。目标设置理论进一步推动了企业中的目标管理,使目标管理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和技术。
目标作为对人的需要对象的一种超前反映,对人的行为具有最直接的调节和决定作用。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是引起人的行为的最直接的动机,人的需要、价值观、期望等都要通过目标来影响行为设置合适的目标,从而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企业在设置激励目标时,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各个部门或单位的策略目标、个人以及基层群体的工作目标等。这种目标体系是通过大目标的层层分解来完成的,具有环环相连的特征。这种目标成为激励企业上下一致奋斗的重要动力。
2.企业激励艺术的作用
之所以有很多人倾心于研究企业激励问题,是因为企业激励无论对企业组织来说,还是对不同岗位的管理者和员工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综合而言主要有如下一些作用:
(1)企业激励能够充分的开发利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潜能,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佛朗西斯说过:“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用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地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注1)让企业中的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正是企业激励的任务。
(2)企业激励可以吸引培养和留住企业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从而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总裁直接讲明这样一种假设:即使把他们公司新有的一切都全部毁掉,只要保留其现有的人才队伍就可以很快再造一个世界第一流的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呢?这些企业不仅用丰厚的工资和福利等物质条件来留住员工,而且用各种管理职位和技术职位的快速提升来使能者得其所;不仅能使各类员工得到不同的培训和发展的机会,而且还用企业文化来感染全体员工,提高对企业的向心力。
(3)企业激励制度和激励环境的创设,也为企业自身的社会功能创造了条件,企业是员工的重要组织,不仅担负着一定的生产经营的任务,完成了满足了社会一定需要的职责,而且体现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承担着对其组织成员享有民主权利和健康发展权利的一种承诺,现代许多企业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就是对这种社会职责的一种回应。企业激励作为一种全方位的系统激励机制正是顺应了社会的进步的潮流,适应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创造条件,使企业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织载体。
三、企业激励艺术的方法
目前,许多企业活力不足,管理不善,经营陷入困境,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造成了整个企业的内部效率低下。事实证明,这些企业活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在于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致使单个劳动者劳动效率和工作努力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导致企业优秀人才跳槽,人才流失严重,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那些国际知名的大集团,或是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其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具有合理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吸引、留住了大批人才。对于如何完善和加强企业的激励机制的建设问题,对于如何有效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及更好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的问题,下面将结合管理实践和相关理论,提出一些对解决此问题有实质性帮助的建议。
(一)物质激励法:以“薪”换心方能活力持久。
在企业中,金钱是员工根本的需求之一。不管你使用多么美妙的言辞表示感谢,不管你提供多么好的训练,他们最终期望的是得到在自己应得的报酬,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
1.高薪是一种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
先增加利润还是先提高工资?这个问题很像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但从经济学中流行的效率工资理论看,支付较高水平的工资是有利的,即工资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 提高工资可有效减少员工的流动率,降低公司的人力成本。
第二,提高工资可提高员工的努力程度,因为高工资会使员工更希望保住自己的现有工作。他们一般都回珍惜这种高工资的工作机会。从而就会激励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