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良好的成员人际关系,需着重做好沟通和激励两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一)沟通
一个组织要实现其目标,离不开组织成员的合作和协调,而要达到合作和协调,就必须依靠沟通。因此,沟通是一切组织最基本的现象和行为。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没有沟通就没有组织”,保持沟通渠道的简捷、畅通、经济,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沟通在教育行政工作中可以起以下一些作用:
1、沟通可以使学校保持较好的士气和活力,有益于提高管理效率
沟通是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来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组织内部分工合作更为协调一致,保证整个组织体系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同时组织内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满意度,从而最终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人在霍桑实验中提出了非正式组织概念,非正式组织对提高管理效率有积极作用,也起消极影响。因此校领导要十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要明确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由于缺乏安全感,组织中才出现了一个个非正式组织,有了安全感,就能保持对组织的忠诚。校领导要与非正式组织成员进行情感沟通,有效沟通可消除隔阂,化解矛盾。要及时把握其需求与发展方向,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说服和引导,使之向着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
2、沟通可以使学校和学生间互相了解,共同配合,以实现教育组织的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缺乏有效沟通,有时会使学校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导致教育功能异化,如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职业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很难就业,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有操作技能就能就业。因此学校要加强教育,及时与学生沟通,使之能与学校共同配合,从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沟通可以使学校与外部环境更好地配合,从而增强应变能力,保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任何学校发展都必须进行硬件建设,而这需要资金。技工学校的资金来源除财政拨款外,主要靠招生来收取学费,不仅要把学生招进来,而且要分出去,确保“进口”与“出口”畅通。因此专业设置很重要,既要考虑本校师资实际,也要考虑社会需求,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更新专业。这就需要对市场所需人才进行调查,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应变能力,使学校能长足发展。
(二)激励
激励是影响教职员工工作热情和士气的主要因素之一,激励的最根本作用在于调动人的潜在积极性,使之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出色地完成既定的任务,可以说激励人心在领导力实践中是最重要的。教师激励策略主要有:
1、情感激励:教师十分看重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的态度,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渴望自己被组织认可。因此校领导要通过与教师谈心、家访等形式与教师建立起正式和非正式的情感联系,特别注重满足教职工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倾听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意见或建议,真诚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使教师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到工作中。
2、目标激励: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目标,让教师看到未来美好的前景,并将这一前景与教师当前的工作和未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激励教师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努力工作,使个人事业通过组织事业的成功而获得成功。我校提出在2008年争取上国家重点技校行列。目前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精神振奋,凝聚力强,都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因为所有教职工都明确:上了国家重点技校,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多机遇。这充分说明高期望导致高绩效,当校领导设立高标准并且表示出对下属达到这个标准的潜能充满乐观的时候,教职工内心是喜悦的,工作干劲是足的。
3、民主激励:民主管理是否健全是能否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直接原因。技工学校也采用校长负责制,但往往有些校长由于能力水平、个性等原因,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使学校丧失发展机遇。因此校长要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给教师以知情权,教职工参与决策的最大好处是能消除组织成员的不信任感,克服不合作的阻力,从而达到提高士气的目的。 技工学校成员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