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质激励:人是社会人,也是经济人。鉴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及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的制约,只有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同步的实施,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都处于高值,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因此既要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又要通过普遍提高全体教师的收入来调动教师积极性,毕竟技校的学费比普通中学收得高,学校有能力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但要提倡公平分配,一是要破除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二是要防止分配上的差别过于悬殊。此外要通过建立一定的物质奖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以鼓励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促使其他教师更加努力工作。一般而言,教师收入增加了,生活就滋润了,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就能实现学校既定目标,从而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在教师管理的实践中,往往需要领导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教师激励的策略,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对学生的激励主要是指两类人:
1、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此外我校承诺:优先安排工作环境好,薪水较高的实习单位,以促使他们更加要求上进,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种激励方法对其他同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对于后进生要运用期待效应,充分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人类的一个基本的需要就是受到欣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皮格马列翁效应”也充分说明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对后进生要有高期望值,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调动其积极性,采用激励机制和期待效应,对学生的优点加以充分肯定和引导,做到长善救失,扬长补短。为调动内在动因,可创设成功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我校根据技工学校的特色,组织电工专业的后进生修理日光灯、电风扇;组织机械专业的后进生在校修锁,上街修理自行车;组织旅导专业的后进生周六、周日去风景点做导游。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锻炼。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要正确对待,及时指出其缺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从而使之不断克服内、外部困难,以实现自我期待,这样就能取得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提高管理效率是技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管理的各种要素中,又是最根本的要素,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引文注释:
(注1)刘建:《人力资本价值更新与教育产业发展策略》,《学术探索》,1999年第5期,第70页。
(注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188页。
(注3)杨小微:《现代教育理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30页。
(注4)詹先友:《论师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95提8月。
(注5)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4页。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2. 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3. 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5. 詹姆斯•库泽斯 巴里•波斯纳:《激励人心 提升领导力的必要途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6.杨小微:《现代教育理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7.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技工学校成员人际关系与管理效率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