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及品牌战略的含义
品牌,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笼统的说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从外在形式看,品牌是指企业对其提供的货物或劳动所定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从内在涵义分析,它反映了品牌的附加价值、文化内涵、无形资产、时尚,以及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满意度等公众对品牌的社会评论。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日益成熟,人们对品牌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
所谓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进行的,围绕着企业极其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一战略具有主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纲要性的特点。实施品牌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实施品牌战略的作用
1、品牌战略能够加快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品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质量、管理和效益的集中体现。名牌产品的高速增长和创利能力,是企业科技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的综合体现。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素质、技术素质和人员素质,并加快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化。
2、品牌战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杠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脱离短缺经济,开始走向数量和质量并重阶段,并逐渐向着质量效益型经济过渡。集约型经济是以质量为核心,以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为龙头实现产业重组。在这个过程中,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存量资产不断向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和产品集中,新资源也主要投向能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保证新增长的生产能力符合市场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名牌产品淘汰非名牌产品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
3、品牌能够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已经显示,随着高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竞争行为更侧重长期优势,而支撑这种长期竞争优势必然有利于创建核心品牌,这也是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世界性品牌的出现,使特定品牌的消费观念逐渐全球一体化,具有优势的世界性品牌在特定市场的营销,一般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区域性企业的产品必须和这些主流品牌的产品概念一致,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位。如果区域性企业的产品和世界性品牌的产品概念具有较大差距,那将会面对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企业只有具备了品牌优势,才有可能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不被其他企业所代替。
二、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存在的总结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品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其历史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因而总体上还显得经验不足、失误较多。我国品牌发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