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业在市场销售中,不约而同地大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幕后”交易,千方百计地采用各种非市场化的手段去拉拢甚至贿赂有决定权的采购人员。当所有企业都采用这些方法进行销售时,非市场手段渐渐演变成“市场手段”。根据笔者对深圳几家公司的了解,通过正规途径投标竞得的合同不到20%,80%以上的合同都是通过销售人员打通各种“环节”取得的。甚至各企业在招聘销售人员、寻找经销商时,考查对方有否相关行业“特殊关系”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决定因素。“幕后”交易及“关系”合同泛滥,一方面造成企业需要开支大量的销售费用,一方面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合理,直接使得各种质量及服务差的产品照样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使得市场缺乏科学的新成代谢。另外,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也间接促成了不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2)监管不到位
消防行业在我国属特殊行业,有专门的政府机关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监管的依据就是国家和行业制定的各种法规条例。近年来,随着火灾事故不断大量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政府监管相比往年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在消防工程领域,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工程验收和防火监督走过场、部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部分工作人员对自身定位不清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直接造成市场的不规范,影响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影响了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
(二)机遇
1、消防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我国的消防行业还处在成长期,火灾报警产品市场正以每年10%-15%的速度向前发展,而这仅限于中心城市,还未大范围扩展到二、三级市(县),未来空间很大,我国火灾报警企业前景美好。
2、政府支持力度大
我国政府控制消防安全形势好转的决心很大,从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到行业规范的制定都有体现。这一方面将促进消防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将促进市场的规范。而强制质量认证、企业资质审批趋严等措施则提高了市场进入门槛,这为现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经营环境。
3、相关行业发展快,市场需求较大
随着国民经济及房地产、宾馆酒店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将必然同时快速扩大,我国火灾报警企业将会在未来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4、相比国外品牌,竞争优势较大
国外品牌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正视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反击,但其较高利润的定价、人才培养机制与本土员工之间的隔阂、售后服务管理方面的缺陷等与市场发展不相协调,与之相比,国内品牌企业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售后服务管理严格等优势明显,显然更能贴近市场的需要。行业内普遍预计,如果国外品牌在经营管理方面不作大的改变,未来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扩大。
5、火灾报警产品正逐渐进入家庭
在发达国家,家用消防器材占整个消防器材市场份额的40%-60%,而在我国,这个数字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如此,但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火灾报警产品如火焰探测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等正进入家庭,同时《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住宅必须在每个独立房间安装火灾报警探测器。相信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防安全教育持续普及后,家庭市场将是火灾报警企业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
三、火灾报警企业应对策略的探讨
综合分析企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可以得出我国火灾报警企业正处于机会大于威胁的市场环境的结论。因此,在探讨企业应对机遇和挑战的策略时,笔者抱着谨慎乐观的心态。
(一)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已是市场趋势,我国火灾报警企业在研发力量上的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行的对策是加强和各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和技术上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中国消防科研的主要机构是公安部直属的天津、上海、沈阳、四川消防科研所,还有部分高等院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的阻燃材料国家重点试验室以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消防研究部门等。
(二)加强营销力量,充实管理人才
技术人员做管理,技术人员做营销是我国火灾报警行业的普遍现象。现实的情况是半路出家的工程师们对市场脉搏把握得并不准确,尤其是在近年的价格战中更加体现了技术人员在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知识上的不足。各企业在营销方面普遍重战术轻战略,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因此,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加强营销力量在各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已经具有迫切性。
(三)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应对国外品牌冲击 我国火灾报警企业营销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