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很强,商品与虚拟贸易、资本和技术流动更加便利,生产方式和市场结构处与变化之中,分配方式和交换方式向着无形化发展。开放式的社会化大生产发生转化,分散化、个性化、多样化、家庭化生产模式随之出现。而随着知识网络的不断发展,分配和交换方式也将无形化。(注5)那种企业生产什么,顾客就消费什么的刚性经济将被个性化消费的柔性经济取代。比如在刚性经济下,顾客购买一辆自行车,即使有几百种款式可供选择,可是顾客不过仅仅从中选择企业已经生产的某一种而已,对顾客来讲,或许这几百种中没有一种是他真正想要的。而柔性经济却更可以满足顾客的真正需求,顾客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设计提出任何可行的要求,可以说只要他能想到的,企业就可以为他生产,哪怕是一个可以用以星际旅行的太空自行车。
品牌的人本战略恰恰适合了柔性经济的特点。以人为本体现了对顾客的充分尊重,它鼓励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提倡个性化的服务;而品牌与关系利益人的互动赋予了品牌柔性的特征。以关系利益人为中心,以关系利益人的个性为个性正是人本品牌战略决胜柔性经济的法宝。
(三)企业品牌人本战略与帕累托最优
西方经济学对帕累托最优的定义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经济社会在不影响其他成员境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注6)笔者认为企业在实施品牌人本战略后,理想的与顾客实现了充分互动的结果就是使得顾客获得了其最想要的产品或服务。着就意味着如果顾客把其产品或服务与任何另一产品或服务交换,顾客就会感到不愉快,即他的效用减少了。所以,企业实施品牌人本战略的理想结果就是帕累托最优。从另一角度来看,企业在与顾客的互动中完成了帕累托增进,提高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四)企业品牌人本战略必将获得顾客终身价值
顾客的终身价值就是顾客从开始使用某一品牌到放弃使用该品牌期间,企业从顾客身上获得的利润。其计算基本就是一个顾客使用某一品牌的平均时间乘以企业每年从该顾客获得的平均利润再减互动成本。可见,要获得顾客的终身价值最主要的是保持顾客忠诚和降低互动成本。企业品牌人本战略本身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和策略,直接指向顾客忠诚;而保留顾客就是降低互动成本,谁都知道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远比保留一个已有顾客的成本大得多。因此,人本品牌战略不难获得顾客终身价值。
随着人的价值越发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企业品牌人本战略一定是适应21世纪商业环境的战略,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是决胜于知识经济时代柔性经济的战略,是创造终极价值的战略。
引文注释:
(注1)汤姆•邓肯、桑德拉•莫里亚蒂:《品牌至尊》,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38页。
(注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第422页。
(注3)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47页。
(注4)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第423页
(注5)保建云:《知识资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第4—7页
(注6)刘风良:《西方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第239页
参考文献:
1、汤姆•邓肯、桑德拉•莫里亚蒂:《品牌至尊》,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3、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4、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5、凯文•德劳鲍夫:《品牌生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6、杨光、赵一鹤:《品牌核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7、刘风良:《西方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
8、张光忠:《营销策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9、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10、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11、保建云:《知识资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以人为本,利用品牌创造终极价值(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